当前位置:

凤凰:切莫让基层“小微权力”伤了群众的心

红网凤凰县分站6月7日讯(通讯员 王浩铭 吴刚华)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基层公共服务关键看实效,要提高针对性,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类似于基层公共服务等掌握着“小微权力”的特殊岗位是党执政为民的神经末梢,是直接面对面服务群众,直接为老百姓解决难事、糟心事、揪心事的第一现场;能否办好事、能否搞好服务、能否让老百姓满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失和党执政为民的鲜明形象。

“有权不可任性”。因此掌握“小微权力”的特殊干部务必要公道正派、热心耐心,始终保持在钢丝上跳绳、刀尖上行走、薄冰上滑行的谨慎性,全心全意的为人民做好服务,切莫伤了全为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

要注重强化“小微权力”监督管理,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小微权力”如果缺乏管控就会陷入小微腐败和群众难办事、办事难的恶性困局之中。因此,党委政府和纪检部门要特别注重加强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管理,经常做到细致监督、全过程监管,确保“小微权力”监督问责无禁区。要采取纪律督查、群众举报、上下级监督等多种监管方式,公布小微权力清单、职责清单、办理过程清单等基本信息,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知道找谁办、容易办、如何办、怎么办、办不了如何反馈问题、如何维护自身利益等。要实行老百姓办事满意度与业务工作人员绩效和综合评价挂钩的利益联结管理办法,让业务干部在为民服务中切实履职尽责,切实感到压力,让“小微权力”的运行由人民说了算。

要注重为“小微权力”松绑解压,让“小微权力”卸下束缚全力服务于民。基层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许多基层工作岗位压力大、事情多、任务杂,很多急难险重的任务需要去处理,党的政策都需要基层去落实等等,由于这些原因经常导致掌握“小微权力”的干部被迫抽身忙于其他工作,为老百姓提供面对面服务的效果自然就会打折扣。因此,要想方设法的为基层掌握“小微权力”的干部松绑,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树立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是否有利于民、是否能惠及于民、是否能第一时间为人民解决“急愁难盼”问题摆在第一位,统筹安排好工作任务,确保掌握“小微权力”的干部有时间,能静下心来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要注重创新“小微权力”办理方式,让“小微权力”多跑腿群众少走路。以往老百姓经常抱怨到政府办事太过复杂,一定程度上存在“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存在,一件事情需要准备的材料太多,需要审批的部门太多。因此,要注重创新“小微权力”办理方式,不断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一些小微权力下放到乡镇、农村社区基层一线;不断强化业务办理者的本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为民办事水平;同时,不断加强网上办理系统的构建、普及和推广,多让数据跑路、少让群众跑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将事情办成办好;切实提高人民满意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权力虽小,但所辐射的都是老百姓们急难愁盼、急需解决、急需办理的头等大事,影响也很大,直接关系党的民声口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切莫让基层“小微权力”伤了群众的心,切实发挥好小微权力的最大正能量。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王浩铭 吴刚华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