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凤凰县分站6月22日讯(通讯员 王浩铭 吴刚华)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在贵州毕节召开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会议并指出要探索建立适应县域特点的人才使用机制。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提供着技术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只有引来、用好、用活、管好人才,才能利用人才支撑作用撬动地方发展活力,才能在推动类似于“发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攻坚克难,实现在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开新局,在最难走的“深水区”中谋新篇,在最难攻的“遭遇战”中创新绩。
想方设法引进“针对型”人才。每个地方的发展条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不尽相同,需要的发展资源、条件支撑等也就各不相同,地方在引进人才时不能“跟着潮流”什么人才在市场受欢迎就引进什么人才;也不能“一篮子装”能引进什么人才就引进什么人才,造成人才有了却无处可有, 资金花了却没有任何效果等无用功、浪费型引才。因此,在人才引进中要注重针对性,找到发展所需、时代所需、人民所需的“地方型”人才,如搞旅游经济为主的就要多招揽旅游型人才、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为主的就要多招揽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商贸物流经济为主的就要多招揽商贸物流型人才。想方设法引才还要注重到高校先人一步揽才、到市场大浪淘沙觅才、在地方订单式育才等多种形式吸引有志之士来建功立业。
不拘一格活用“本领型”人才。坚守实践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人才任用不能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等的高低按照等级进行划分任用,要在实践工作中检验人才,把实践作为“练兵场”,把实战作为“评判绳”,把人才拉出来“遛一遛”,看一看才华有多少、能力有多大,以此作为评判标准、任用准则,做到人才任用不问出处,实现因才适用、人尽其才。同时,要注重完善和运用好人才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创造人才任用条件,明确划定红线、底线绝不碰触,绝不遮遮掩掩不信任人才,不把人才放到相适应的岗位上任用,最终实现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让本领型人才卸下顾虑、迈开双脚安心干事创业。
科学高效考核“实干型”人才。人才考核是为了科学管理人才,持续性的激发人才工作积极性,让人才用对地方、安下心来。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对人才进行平时考核全贯穿、年度考核作研判、绩效考核抓激励,在考核内容上将人才纳入到同一个考核体系,实现“同工同管同考同奖同惩”的考核办法;在考核方式上根据人才工作性质的不同设立共性考核和个性考核指标进行科学考核;在考核结果任用上将考核结果与人才的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绩效考核年度定等、奖金发放,年度考核结果,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等相挂钩,最终实现人才能者上、庸者下的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管理体系。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王浩铭 吴刚华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