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疫”路逆行的疾控“特种部队”

红网凤凰县分站8月7日讯(通讯员 王彦人)“马上通知机动队集合!”7月26日13:20,凤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楼大厅,中心主任王平文叫住了党支部书记王水秀。

7月23日,大连一行四游客,进入凤凰游玩,24日晚上七点离开。25日,其中两人核酸检测阳性!26日,又增一人阳性检出,形势十分严峻。

“请第四机动队马上集合!”凤凰疾控中心单位工作群,吹响紧急集结号。一支特殊的部队,在悄没声息地迅速集结,一场看不到敌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场保卫家乡维护百姓生命安全的抗疫战,打响了!

d79ffc204e5b69ebbc7ee893e316ecf.jpg

“难缠的”流调侦察兵

“你到过哪里?”疾控机动队里流调战士是最“难缠”的角色,也是病毒最恼恨的人,“然后你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请好好回忆下,再详细些,不要遗漏任何环节。”副主任吴永莉、田晓星是流调高手,一旦被他们“盯上”,你会无处遁形。阳性病例吃过东西的店子,采买过的店铺,游玩过的地方,他们可能接触过的每一个人,以及接触过的人又接触过的人……

被调查人一点一点回忆着自己的行动路线。一条流行病学调查轨迹图在疾控“侦察兵”的抽丝剥茧中,在一个又一个被流调者的回答里,渐渐清晰。流调,不放过任何细节,不允许任何疏漏。在“难缠的”流调侦察兵的面前,请“坦白”和理解。流调人员,是抗疫的侦察兵、先遣队,要赢得这场战役,切断传染链,流调是关键!截至8月3日,全县流调5200多人。

7972437d88fb6c7d620118a0613322c.jpg

不言劳累的白色采样手

8月1日,林峰乡一个寂静的山村里,一辆小轿车雪白的车灯,惊扰了夜的静谧。一座农家院子里,悄然跨进两位从头到脚全身武装着白色防护服的“不速之客”。

“别紧张……”该县疾控中心办采样队员刘兴艳,温柔对采样对象说道,刘兴艳曾是“全国最美防痨人”,一个心底极善良的女大夫。她今天从八点工作到次日凌晨,不言劳累,连续作战,全力以赴。在酷暑里,密不通风的防护服,穿上一会后,就汗流浃背,甚至视线模糊。截止8月3日,凤凰县全县集中核酸检测采样19万多人份。繁重艰苦的采样工作,让多少“采样手”不堪重负。机动队队员陈翼、廖桂华、龙建兵等中暑了,三机动队队长傅碑顺那张被护目镜“吃”出印痕的脸,小区楼梯间步履艰难被“抖友”赞誉最美天使身影的四机动队队长田云高,年过五十还在咬牙坚持的吴盛梅、郑振清,宝妈杨红英……这些不胜枚举的可爱的“圣手”,让人念及就泪目。

a5fb526a0509cad22293ea666be1ca4.jpg

亲爱的检验兵

检验科的同志们虽足不出户,但他们是捕捉病毒的火眼金睛,是我们行军的指挥棒。核酸检测是抗疫的最关键最权威的通牒。可以说,全县新冠防控战役最终的目光都聚焦在凤凰疾控大楼四楼的检验科。

疫情防控期间,凤凰所有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都集中在这层楼里。八位检验员,几乎是二十四小时高速高压工作,不敢停歇,不敢有丝毫的差池。在核对样本与名册时,工会主席龙吉刚劳累的呕吐了起来,依然坚持工作,全体人员班轮转,熬不住了,就合衣躺在办公室眯一会儿,白衣战士需要经受疫情和高温,高压高强度工作的多重考验,他们用责任和担当,筑牢全县疫情防控安全网,守护了全县43万人民群众的安康。

默默服务的信息后勤支队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凤凰疾控大楼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亲爱的战友啊,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这是“7.26”新冠抗疫战给人们最深的感受。凤凰疾控每个科室,全体党员干部,不眠不休,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办公室信息科,每晚的灯都亮到很晚。

宝妈熊丽,年轻干将吴小菊、彭海菱、谭植今、韩锐等同志,为了统计和上报各种数据,熬红了眼睛,蓬乱了头发。老将杨晓青,一个非医学专业人员,一边做,一边学,认真地一一咨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科总是默默地给厨房备好了开胃的饭菜……

这支“特种部队”,是一支钢铁部队,可圈可点可诵的故事太多。7月23日“凤凰疾控献礼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会”上,主任王平文曾恳切地致辞:“凤凰能保持着干净,老百姓能安全,有我们疾控人的努力和付出,在此我要说声:‘同志们,辛苦了,谢谢大家!’”晚会上,党支部书记王水秀亲自撰写,并由办公室全体同志朗诵的诗歌再一次在“7.26”抗疫中被凤凰疾控这支特种部队感人地演绎:

“为了这座古城的安全,为了百姓的健康,为了祖国的繁荣,默默坚守,凛然护卫,无私奉献!听党指挥,我们是疾控人,紧跟党走,我们是凤凰疾控人!”

来源:县疾控中心

作者:王彦人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