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吉信镇:为这样的民营学校点赞打“call”

图片9.jpg

育英文武学校校长、得胜营社区班子成员与肖家成、肖佳林兄弟合照。

图片10.jpg

肖家成、肖佳林兄弟在校日常生活照。

红网凤凰县分站12月14日讯(通讯员 滕建胜 吴一超)“你们放心,这半年来,两个孩子表现很好,转变很大,和同学们相处的也很好... ...”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廖精武牵着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的手向得胜营社区班子成员们说道。

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是吉信镇得胜营社区4组村民,之前在吉信镇完小就学。因俩兄弟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家出走,至今渺无音讯,俩孩子与父亲肖志芳生活。今年6月,俩孩子的父亲肖志芳因各方面压力,从而导致精神出现异常,现在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直接导致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二人放学回家便无人照看。鉴于俩兄弟在家无人照看,得胜营社区向吉信镇党委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该镇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分管文教卫的副职领导与社区一同想法子解决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的生活保障问题。

“把孩子送我学校来,我来负责。”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打破了大家的困境僵局氛围。一次,大家在“为民微信交流群”交流如何安置这俩孩子时,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支部书记廖精武了解具体情况后,当即表示愿意接收两个孩子到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这一举动,使得村民们不由的为其称好点赞。因为对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而言,将兄弟二人送到育英民族学校是最理想的去处。育英学校是一所民营创办的民族学校,采取封闭式寄宿管理,以文化教育为主,武术专业为辅的民办学校,兄弟二人不仅可以继续学习文化知识,继续完成学业,还可以习武强身健体,一举多得。

“这没什么,我也是从农村山沟里出来的孩子,一路走来也受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如今,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能够为家乡人民办教育作服务,我很开心,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有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心里感到很欣慰。”当天下午,得胜营社区班子成员把俩孩子送到育英学校时,廖精武详细了解了俩孩子具体情况后当场表示,减免俩孩子一切费用,包括学杂费、书本费、伙食费等费用,无偿资助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表示若今后考上了大学,只要有需要他会继续无偿资助其二人直至完成学业。在场人员听后无一不为廖书记的慈善大爱之举和教育使命情怀而感动。

据悉,凤凰县育英学校自建校以来,己无偿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000余名,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已有600多学生完成了学业奔赴工作岗位。“吃水不忘挖井人”,廖精武表示,起初育英学校在建校选址、办理相关手续和解决矛盾问题协调上,吉信镇党委政府、得胜营社区村支两委包括社区村民群众在不违反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给予了其很大的支持与帮助。目前,学校日趋发展壮大,得源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年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主题教育中,学校党员教师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参加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服务群众,能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多年来的最大心愿。

“精神状态不一样了,眼神里也充满了阳光朝气,还懂得了礼节礼貌。”社区党委书记滕建胜高兴地说道。日前,得胜营社区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村主干和村民代表,结伴去看望慰问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了解其在育英文武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时间半年过去,看见俩孩子从里到外有了很大变化,从“里”的品格涵养到“外”的精神面貌,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欣慰。哥哥肖家成也当场表示,自己和弟弟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好好练习武术强身健体,长大后帮助别人。

在这半年时间里,该镇政府工作人员、社区村干会不定时与育英学校电话联系,了解肖家成、肖佳林俩兄弟的学习、生活情况。从该社区副书记吴秀芝口中得知,社区也会经常与俩孩子父亲肖志芳所在的精神病院电话了解肖志芳的病情治疗情况,医院医护人员表示,肖志芳在积极的配合治疗,目前病情稳定,他本人也想尽快把病治好,早日回家照顾俩孩子。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强国强军的新生代、生力军,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促使我们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每名青少年成为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来源:吉信镇

作者:滕建胜 吴一超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