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千工坪镇建塘村:用“竹篱笆”编织出“新产业”

微信图片_20220316183127.jpg

“竹篱笆”行动改变村寨“脏乱差”现象。

微信图片_20220316183136.jpg

“竹篱笆”制作现场。

微信图片_20220316183141.jpg

“竹篱笆”完成。

凤凰新闻网3月16日讯(通讯员 张缤 吴金辉)近期,凤凰县千工坪镇建塘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支两委及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充分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方法、新路子,谋划出竹篱笆制作加工产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废为宝”。积极发挥村支两委示范带动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出谋划策,以“开源节流、花小钱办大事”为目标,着力打造人居环境整治“建塘样板”。充分利用现有竹林资源,由村集体出资购买破竹机,组建一支由党员群众、能工巧匠等组成的“竹篱笆编织队”,通过“竹篱笆”行动改变村寨乱围乱搭乱建、家禽四处乱跑排粪等“脏乱差”现象。目前,已完成一期整治,实现300余米“蜘蛛网”线路合并,20余处菜园、花坛镶嵌上竹篱笆。

充分汇集群众智慧“同筑共建”。村支两委带领“竹篱笆编织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确认开办竹篱笆加工厂的可行性。完善规范竹篱笆制作工艺,研制各式多样的产品,利用老村部闲置房屋作为加工厂,对部分在家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提供20个竹篱笆制作加工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受益双赢的目的。

充分抓住试点效应“打开销路”。以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为契机,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积极推广竹篱笆制作加工产业,发展代加工和定制服务(代加工:自带原料,加工厂给予技术和场地支持,仅收取少量电费开支。定制:由加工厂提供原材料制作,按米收取原料及加工费用)形成了“风貌+产业”融合的叠加效益,让村民从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变成受益者和守护者。

来源:千工坪镇建塘村

作者:张缤 吴金辉

编辑:黄玉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