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复耕荒芜田地。
志愿者复耕荒芜田地。
凤凰新闻网4月1日讯(通讯员 罗畅 田建业 陈洁 杨秀明)犁铧翻开泥土,种子播下希望。为解决耕地弃耕抛荒问题,加快推进抛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并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近日,凤凰县教体局党员志愿者联合吉信镇乡村振兴办、万溶江村支两委,在万溶江村组织开展“思想大解放助力荒地复耕”主题活动。
劳动场上,大家有条不紊,分工合作,秉承着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拿着镰刀割杂草,举着锄头刨土地……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荒废的杂草地呈现出久违的风光,一大片抛荒地得到有效整治,充分体现了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进一步展现了解放思想为民服务的新时代志愿者风采。
“虽然下着毛毛雨,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丝毫没有因为天气原因影响劳动热情……”万溶江村支书吴里忠看着荒地慢慢“销号”,漏出了开心的笑容。
近年来,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无力耕种,加上山区耕地不适合大范围机耕,多数荒地“远散地”“干旱田”“小地块”部分处于放荒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县教体局作为驻村工作队后盾单位,组织党员志愿者将“思想大解放”实践活动与服务村民相结合,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务劳动,助力抛荒耕地复耕。
活动当日,志愿者向群众宣传复耕政策,发放相关政策宣传单200余份。此次活动复耕荒地2亩,受到广大村民的称赞,不仅密切了党员志愿者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发挥了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志愿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活动结束后,党员志愿者带队负责人龙敏表示,面对问题困难,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干在实处,切实做到“人往基层走,情为民所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作用。
据悉,自抛荒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吉信镇率先行动,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多措并举推进抛荒耕地复耕复种,今年累计复耕面积2000余亩,着力夯实群众的“米袋子”,鼓起增收的“钱罐子”,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来源:吉信镇
作者:罗畅 田建业 陈洁 杨秀明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