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洞村复垦队热火朝天复种春荞中。
板参晒金塘村开荒复耕中。
妇女群众助力开荒复耕忙。
抛荒整治关刀村民兵志愿复垦队在行动。
茶山村抢抓农时治抛荒。
拉务村支两委带头“助耕”。
荒地变粮地。
玉米大豆带状套种技术现场培训会。
耕地非粮化治理暨猕猴桃套种苦荞产业现场培训会。
凤凰新闻网5月7日讯(通讯员 林艳)近年来,为根治抛荒问题,凤凰县筸子坪镇党委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首任,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精准发力,解放思想拼命干,向荒山荒地要口粮,多措并举抓紧抛荒整治,抓实粮食生产,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以最强力度、最实举措、最大行动,打赢抛荒治理攻坚战,想法设法守住群众“米袋子”,充实“钱袋子”,走出发展新路子。
全方位夯责。坚持将耕地抛荒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的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会、平坝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州、县有关粮食安全暨抛荒地整治相关精神,研究部署整治工作。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联村领导包片抓、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分片到组的抛荒治理五级责任机制,镇政府与各村签订责任状,靠实工作责任。
全覆盖摸底。严格落实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对全镇耕地抛荒地块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无死角再排摸,核准核清土地承包关系、面积、现状、是否可耕种等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根据抛荒性质和原因计划性提出复耕措施,为集中整治抛荒打牢坚实基础。
多形式宣传。通过悬挂横幅看、微信平台发、乡村喇叭喊、走村入户讲、召开会议推多钟方式,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管理法》、《凤凰县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严禁耕地抛荒的通告》等精神,切实提高抛荒治理政策知晓率,使群众充分认识保护耕地、恢复耕种是承包人应尽的义务,增强种地自觉性与积极性,引导农户有序复耕复种。
紧跟式督促。由镇纪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督查组,对各村抛荒整治工作开展跟踪督查,重点检查整治工作进度和数据真实性,加强督查督办和进度通报,对在整治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的村与个人,在全镇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并将整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3月以来共组织开展6次专项督查,印发督查通报5期,启动提醒谈话2次,倒逼责任落实,各村掀起春耕春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序推进治理销号。
分层次施策。在核清核准底数基础上,对短期抛荒家中有劳动力的,由村委会责令督促农户自耕自种;对不愿自行复种或因整户外出而弃种抛荒的,由村委会做好联系协调,积极动员承包方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促成托管经营;针对外出务工人数多,家中无劳力弱势家庭的抛荒地,筸子坪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村支部“吹哨集结”基层群团队伍力量,各村采取组建“支部+党员+青年+妇联+基干民兵+公岗人员”的志愿复垦队模式,为缺劳力、无劳力农户有序代耕代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分梯段治理。坚持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着力提升整治工作实效性。针对海拔500-800米的高山村,重点开启“以荞治荒”模式,对于复耕后土质贫瘠的地块提倡种植春、秋两季苦荞,土质疏松肥厚的耕地则采取“粮菜轮作”,即:玉米大豆带状套种+蔬菜,蔬菜+秋荞的轮作模式;针对500米以内的中低海拔村及山下村,引导“稻油轮作”、“稻菜轮作”“菜油轮作”的复种方式,即水稻+油菜,水稻+蔬菜,蔬菜+油菜的轮作模式,提高效益;同时,为整治产业“非粮化”问题,积极探寻“以短养长”“以荞养产”发展思路,重点推广打造了板参晒金塘村700亩产业地“茶荞套种”“果荞套种”示范区。
通过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扑在田间地头耕,把会议放在田间地头开、问题摆在田间地头解决,团结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抛荒地治理与粮食生产工作同向发力、快速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自今年以来共统筹组织党员干部、公岗人员、青年、民兵、妇女等各类志愿者700余人,开荒复垦2607.17亩土地,圆满完成了抛荒治理目标任务,2022年全镇17个村种植春荞1616亩,种植油菜5000亩,薯类1700亩,推广优质稻2000亩,复垦地套种玉米大豆1155亩,计划实施稻田养鱼1480亩,逐步实现了荒山变绿山,让冬闲田变增收田,打破了“外出务工又荒田”的困局,着力解决了群众“治荒难”的现实问题,变废为宝,把抛荒地整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香饽饽”。
来源:筸子坪镇
作者:林艳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