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凤凰新闻网7月28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农民是主体。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不足的瓶颈,近年来,凤凰县紧紧围绕人才培育这个关键环节,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突破口,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整合利用有效资源,创新培育方式方法,探索了一条实现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农民学技有成、藏技于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凤凰县始终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农民科技培训,让农民藏技于身,给农民转型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一是开展“送技下乡”。深化县校(院)合作,从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柔性引进39名资深专家,建立猕猴桃、蚕桑、荞麦等专家工作站,建成湖南首家猕猴桃科技小院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凤凰基地,形成“制定一套技术规程、培带一个技术专班、指导一个示范基地、对接一个市场”的“四个一”专家工作站服务模式。选派159名科技特派员组建25个人才小分队,精准对接指导全县重点产业,对产业重点村实行“一村一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开设“田间课堂”,组织教学观摩,“手把手”现场开展科技服务。二是办好“农民夜校”。针对农民白天务农、时间难挤的实际情况,把农民夜校作为主阵地,所有培训课程均安排在晚上。为方便农民就近就便学习培训,坚持“农民点单、送教上门”,灵活采取“流动课堂”“专题讲座”“屋场夜话”等形式,把农民夜校开到村寨。针对有的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普通话交流不畅等情况,选派会民族语言的同志开展“双语教学”,既讲普通话,又说民族话,既接地气,又提实效。三是分批“选送技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建立农民培训数据库,依托县职中、农广校、电大、农村党校等培训基地,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返乡下乡涉农创业者以及其他重点人员分批开展培训。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和扶持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流程和支持方式等内容。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900余次,培训农民5.7万人,认证高素质农民815名,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和“农博士”不断涌现。

坚持能人带头、产业带动,让农民拥有舞台、干有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凤凰县坚持把产业作为振兴乡村的主引擎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大舞台,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成就职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一是吸引乡贤回归。积极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建立县乡贤人才库,出台乡贤回乡创业免息贷款、发展产业奖补等优惠政策,引导思想好、素质高、有声望、能力强的退休干部、退伍军人、大学生、企业家等能人贤士回乡发展并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以来,全县共吸引4248余人回乡创业,新增创业主体2915个,带动效应显著。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视察过的菖蒲塘村,在返乡能人周祖辉带领下,创建周生堂有限公司,建立猕猴桃、柚子等生产线8条,不仅自身实现转型,还带动900多名农民拥有“半农半工”的“新职业”,去年村民年均纯收入超过2.5万元。二是壮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村组主干、专业人才的作用,采取成立合作组织、引进公司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猕猴桃、茶叶等特色产业,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依托产业、面向产业,又融入产业、服务产业。目前,全县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从以前的21.5万亩发展壮大到48.9万亩,带动一批传统农民成功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据统计,近年来仅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全县就挖掘培养本土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各类艺人等1000多人。三是强化组织引领。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互助五兴”治理模式,推行“党支部+产业党小组”,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凝聚产业发展力量。目前,全县成立产业党支部10个、产业培管营销党小组577个、互助组14735个,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坚持政策激励、正向引导,让农民留得安心、干得舒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凤凰县坚持政策引导、正向激励,激发群众争当新型职业农民的内生动力。一是以政治待遇激励。县委研究出台了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指导意见、“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把思想好、素质高、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经营管理能力突出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先作为村支“两委”后备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特别优秀的优先列为“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对象。二是以真金白银奖励。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新型职业农民在教育培训、项目申报、土地流转、农业信贷等方面予以优先倾斜。对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每成功带动一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最高不超过5000元。对取得“乡村工匠”证书的,优先给与金融支持和3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承包权。县农商行以户为单元、以村为单位,推出产业贷、小额贴息、返乡创业贷等金融产品,为全县216个村(社区)7.39万户、27.06万农民授信31.45亿元,让农民真正感受到“诚信是金”。三是以评比表彰鼓励。大力开展“最美乡贤”“十佳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互助组”等评比,以大评小奖的形式参与积分,以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奖品。每年召开全县新型职业农民表彰大会,对作出突出贡献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当好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县委组织部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