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新风润湘西丨凤凰县腊尔山镇:“三美”齐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10.jpg

腊尔山乌巢河大桥

11.jpg

腊尔山优质稻产业种植基地

12.jpg

夯卡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13.jpg

科茸村“云山花海”观景露营基地

凤凰新闻网7月26日讯(通讯员 龙立飞)盛夏时节,走进广袤的腊尔山大地,乡村蝶变美如画。一座座清新亮丽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股股生机勃勃的特色产业欣欣向荣,一条条洁净宽敞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腊尔山台地徐徐展开。

近年来,凤凰县腊尔山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聚焦“生态宜居环境美、特色产业致富美、文乡风文明和谐美”“三美融合”,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强大动力。

生态宜居环境美

该镇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聚焦“最美集镇”“最美村寨”“两美”创建目标,重点推进“厕所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容貌秩序治理”“四项治理”,持续抓好人居环境质效提升。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村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公益岗等多方力量,对房前屋后、入户主道、大街小巷等进行全面清理,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着力提升317户“最美农家”质量,不断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以庭院“小美”带动镇村“大美”,力推全镇村容户貌逐步从“整洁”向“美丽”迈进。今年以来,全镇实施大扫除10次、乱堆乱放治理23次;四废整治巡查12次、“三沿六区”问题巡查6次;发放《倡议书》200余份。

特色产业致富美

产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该镇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发展“优质稻、苦荞、油菜、茶叶、烟叶、蚕桑、辣椒、猕猴桃、吊瓜、粮食作物”十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方式,重点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全力筑牢群众增收致富根基,再“鼓一鼓”群众“钱袋子”。一手抓起富民产业,一手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增加群众收益。目前完成优质稻10000亩、春荞4000亩、荞麦60亩、油菜4500亩、茶叶2000亩、烟叶3402亩,蚕桑1700亩、辣椒2000亩,猕猴桃1000亩、吊瓜17000亩、粮食作物40000余亩。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1321人,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657户。积极探索建立“夯卡苗寨民俗+科茸村“云山花海”600亩杜鹃花、菊花茶、茶叶观景露营基地”旅游发展区位,努力实现旅游、现代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乡风文明和谐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腊尔山镇进一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着力在“风气倡导、典型引导、氛围营造”三驾马车齐驱上下功夫,既重“塑形”又厚“铸魂”。组建村舞蹈队、苗歌队、银饰表演队推动苗绣、苗歌、唢呐等传统民俗文化,进村寨、进农家。多方动员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劝导村民节俭操办喜宴、丧事,倡导新风气。同时充分利用村村响、微信群、QQ群等现代媒介将宣传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着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评选一批好公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典型,弘扬良好社会风气。目前该镇评选出先进文明村4个,先进个人12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5个,志愿者队伍70余支,累计宣传活动300余次,宣传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实现乡村文明和谐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黔首不曾愚,言者无忧惧,各尽奇才,承古萌新,民众之安将如日之恒久,与国之泰定如星之璀璨”。接下来,该镇将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深度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激活“美丽经济”,全力绘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努力实现富民强镇。

来源:腊尔山镇

作者:龙立飞

编辑:黄玉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