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执法队伍在赶集日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凤凰新闻网10月18日讯(通讯员 李学超)2023年来,凤凰县水打田乡以农村公路“路长制”为抓手,全面夯实辖区内各村责任,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全力构建“路长制”组织体系。印发《水打田乡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乡级公路“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领导为乡级分路长,负责落实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对本级农村公路“路长制”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支部书记担任村级路长,按要求对责任路段进行巡查,并定期上报辖区内道路情况。全乡共设有乡级路长1名,乡级分路长10名,村道路长9名。
建立健全“路长制”保护队伍。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由乡应急管理办、查非纠违办、综治办、派出所、综合执法队等人员组成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在赶集日、法定节假日、暴雨等特殊灾害期上路开展护路宣传、联合执法、道路抢修等活动。在各村成立由护林员、保洁员、村组干部组成的巡路小分队,参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维护,每天在巡林、打扫村间道路卫生同时查看村道卫生情况、安全隐患,并及时将突发信息村路长,保证各村及时掌握、更新辖区内道路畅通情况、安全情况。
压紧压实“路长制”制度责任。积极发挥村支“两委”、村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农村公路沿线村民积极参与养护工作。积极落实“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工作要求,加大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力度,加强安保工程建设,做好水毁公路抢修和极端天气养护保通工作,加快实现“有路必养”。定期对辖区内各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督查,对部分路段存在的路基沉陷、路面破损、混凝土路面砂化、边坡零星塌方等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通过加强养护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公路通畅水平和服务水平。
来源:水打田乡
作者:李学超
编辑:黄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