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8月29日讯(通讯员 黄文渊 龙满金)山那边是梦开始的地方,云雾缭绕中藏着希望,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翻越一座座巍峨的山梁,跨过一条条湍急的河流,只为那心中的梦想,只为那远方的呼唤,书声琅琅在山谷间回荡,那是求知的乐章,是青春的歌谣,是希望的种子在发芽......一首童谣,唱出了大山深处孩子们心底的渴望。
在腊尔山台地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名叫两林的小乡镇。它位于凤凰县西北,与贵州松桃县、湘西州花垣县交界,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苗族聚居区。在这大山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怀揣着梦想,渴望着知识的滋养,期盼着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他们身处贫瘠,却怀揣梦想;他们脚下是崎岖的山路,眼中却映照着远方的高等学府。幸运的是,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之间,一直都有一束光,它温柔而坚定,穿透了岁月的尘埃,照亮了无数孩子的心灵。这束光,便是教育——那个能够引领山区孩子走出大山,迈向广阔世界的神奇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大山里的孩子们,就如同那顽强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竹子,虽身处艰苦的环境,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却如熊熊烈火般燃烧着。两林虽小,但人杰地灵。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4名两林学子考取北京大学,每年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均在20人以上。正是这份求学若渴、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了社会各界对山区教育的深切关注与支持,经过两林乡党委政府多方奔走,汇聚起沉甸甸的爱心力量,也成为学生们坚不可摧的后盾。
爱心汇聚,共筑教育之梦。你们放手飞翔,家乡人永远是托举的力量。
8月27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是注定是一个要写进历史的故事。也是在这一天,饱含家乡人深情厚爱的“两林励志专项基金”顺利成立,这是壮举,也是善举,更是为这些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他们有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可能。该专项基金隶属凤凰县致远教育基金会,接受该会的管理与监督,宗旨是奖励两林乡优秀老师和学生,资助困难老师和贫困学生,改善教育办学条件,为两林乡的教育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翻开全新的篇章。
回首求学路,总是几分辛苦几分甜。每当晨曦初现,孩子们便背着书包,踏着露水,满怀希望地走进校园。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仿佛在说:“我要通过学习,走出这片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春风化雨润无声,桃李不言自成蹊。”在山区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发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讲述着城市的繁华、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多元……这些故事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他们开始憧憬着有一天能够亲自去体验那些只存在于书本和想象中的美好。
终于有一天,当高考的钟声敲响时,这些曾经的山里娃勇敢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们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坚定的信念,成功考入了国家高等学府。那一刻,他们仿佛插上了翅膀,飞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汇聚成江海。”“两林励志专项基金”的诞生,源自于社会各界对山区教育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企业家、慈善家、普通市民……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背景,但共同的心愿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要让优秀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实现人生的价值。
香港启盛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启雄先生听闻两林基金成立,主动联系,出资出力,大爱无言却是掷地有声。笔者在与他的交谈中,他说:“我走进两林的学校,第一印象是震撼,这么美的风景,这么好的教学楼,这在我的老家潮州也并不多见,足以可见对教育的重视。”这样的爱心企业还有很多,三峡集团、安能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文速智能、泰美公司、爱心企业不胜枚举,爱心人士更是分布广泛,他们或是外出经商的企业家,或是在本地自办企业的乡贤,或者是服务在各个岗位上的国家工作人员,他们热爱这一片哺育他们的土地,于是,他们慷慨解囊反哺故乡。
基金的成立,不仅仅是资金的汇聚,更是爱心的传递。每一笔捐款,都承载着捐赠者对山区孩子的美好祝愿;每一次活动,都见证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关注。这份爱,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山间的薄雾,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来源:凤凰县两林乡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