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滕召文)潜心耕耘育桃李,一片丹心写芳华。在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上,她始终恪守本职,爱岗敬业,勤恳耕耘,甘于奉献,坚持用爱心和赤诚做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引路人,她,就是凤凰县齐良桥学区骨干教师杨小芳。
课堂积极引导
杨小芳,1979年生,1998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在二十六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成长,和睦相处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领导的信任,同事的赞许。
胸藏家国育情操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杨小芳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她经常利用黑板报及每周五的主题班会等活动阵地,向学生倾注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道德素养,提升爱国意识。同时,还通过播放视频和电影的方式,如组织学生观看《拉贝日记》《小英雄雨来》等影片,强化学生爱国情感。此外,还特地收集一些战地视频让孩子们观看,感受战争的残酷,让学生知道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缅怀、感恩为国献身的革命先烈,让学生感悟领会“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杨小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们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尊重学生人格并以诚相待。她深入了解学生,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的细微变化,处处为学生着想。
在杨小芳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也是她手心里的宝,她从来不会因为学生调皮、成绩差而歧视他们,反而更关心、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拾自信,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梦想和激情,拓宽他们生命的长度与宽度。正如有句话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成功的教育就是心灵之间的对话,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
爱为底色做园丁
记录学生信息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是杨小芳最大的乐趣,凭着多年的工作经历,她深深地懂得了教育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就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她从教以来的人生信条,她不断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2022年,五年级重新分班,班上有位同学十分内向,甚至有点孤僻。因为分班,他与原来的朋友不在一个班,不在一间寝室睡觉,十分不适应。开学还没有几天,就每天来请假,吵着要回去,一会儿喉咙疼,一会儿肚子疼。一开始杨小芳还信以为真,带他去齐良桥卫生院看医生。看完医生没有毛病以后,该同学还是嚷着要回去。杨小芳看出了端倪,并马上警觉起来:“是不是被别的同学欺负了?”问他,他说没人欺负他。杨小芳想:“四年级住了一年的宿,为什么现在到了五年级反而不适应了呢?”通过继续了解,该同学眼泪汪汪地说:“我现在没有朋友了,以前经常和一个同学玩,现在不在一个班了,又不在一个寝室了。”杨小芳告诉他,在新的班级还可以认识新的同学,和新同学交朋友。该同学摇了摇头,还一个劲地流泪。杨小芳到班上找了一个比较健谈的,以及其他班的学生去邀他玩。后来,杨小芳经常安排他帮忙做事,特别是和同学合作完成的事情,慢慢地,他和班上的人熟悉起来了,就没有原来这么想家了,在学校也能适应了。而且还开朗了许多,笑容也回到了他的脸上,也越来越自信了,现在和班上的同学都能打成一片,玩在一起了。
五年级一期时,杨小芳班上的两个同学写字都凑不拢,所以学习十分不自信,一做到难一点的题就急得抹眼泪。杨小芳没有歧视他们,反而是不断地鼓励他们,极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也不像对别的同学要求那么高,教导这两位同学只和他们自己比,有了点滴进步,就在班上大肆表扬。慢慢地,这两个孩子找到了自信,字迹也越写越干净整齐了,作业也完成得越来越快了。
还有一个女生,因为说话结巴、说不好而自卑、胆小、内向,可能以前受到过别的孩子嘲笑,不敢轻易说话,即使说话声音也特别小。为了改变她,杨小芳也是绞尽了脑汁。通过观察,发现她爱画画,这是亮点,只要看到她画画,杨小芳就当着同学们的面夸她,并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上鼓励的话语,同时有意识地找她说话聊天。一段时间后,她开始主动找同学说话,找同学玩了。看到她的转变,杨小芳很是欣慰,并且及时因势利导,与家长沟通,让家人在家里也多关注表扬她。看到她的明显转变,她爸爸说:“我女儿现在自信多了,思想也变开阔了;不求成绩有多好,起码我们一家人是很开心了。杨老师,感谢你!”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杨小芳感到由衷开怀。
甘于奉献塑师德
耐心辅导学生
其身正,不令则行。杨小芳老师深知自己作为教师,“身教”往往胜于“言教”。长期以来,她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校内各种规章制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示范,即使是平凡的小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捡起地上的纸屑垃圾、规范摆放扫帚等细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学生,让学生在正能量的感召下,阳光而快乐地成长。
对待学生,杨小芳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她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好而偏袒,也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差而歧视,所以她班的学生对于她的批评指正都是心服口服。上期才从其他学校转学来的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杨老师,在我刚来的时候就觉得您特别敬业,特别负责。您也很理解人,也很会看场合,不管成绩好坏,您都是该骂的就骂,该表扬的就表扬,公平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同学,我们都喜欢您。”看到此,杨小芳的内心泛起了一阵阵感情的涟漪。
为人师者,除了教书育人,还需立德树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杨小芳正是这样的老师,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她通过温暖的关怀和细致的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以其无私的奉献和高尚的情操,为学生的人生点亮了明灯,引领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潜心执教创佳绩
教师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永远保持一颗鲜活的心。“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池的活水。”这是对教师的要求。为了与时俱进,追求卓越,读书,就成了杨小芳经常必做的功课。每次外出学习取经,聆听专家的讲座之后,她都能够做到勤于思考探索,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方法,将其精髓内化为自己的营养。课余时间,杨小芳总是在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杨小芳每上一堂课都要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每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的故事等等。上课时,她旁征博引,穿插作者的故事及性格,或者一些相关的故事,纵横课文的深度和广度,引起学生情感上共鸣。因此,杨小芳的语文课堂,总是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学生受益颇丰。
除了课堂上的因材施教外,杨小芳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练习,辅导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在多年的任教过程中,她成果斐然,佳绩不断。2022年度被评为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23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荣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等县级荣誉无数。
杨小芳自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26载岁月。她一直秉持着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历程中,她必将无怨无悔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倾注爱心与韶华,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
来源:滕召文
作者:齐良桥学区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