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芬芳九月 教师礼赞丨乡村教师吴大成:一家四代筑梦杏坛 放飞苗乡学子梦想

图片25.png

凤凰新闻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龙星莉)“你的想法极其独特,老师已经被深深吸引了!”“老师特别期待你的表现,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一个惊喜?”……在一句句激励和启发的话语中,每个孩子的目光和思绪被他牢牢地牵动着,这是在他的课堂上最常听到的声音,最常看到的情景。他不爱骂人,学生却能安分守己;他言语轻柔,学生却能认真聆听。他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好老师,是老师们乐于合作的搭档,他便是凤凰县千工坪九年制学校小学部的语文教师吴大成。

甘愿扎根农村,无怨无悔

200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吴大成便义无反顾来到千工坪九年制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彼时,在农村长大的吴大成虽然有着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的走出大山的激情和梦想,但是他最终没有像有些同学、朋友一样放弃教师选择其它职业,反而深深扎下根来,将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践行到底,把青春奉献给了千工坪这块热土,年复一年,无怨无悔。

每当别人问他为何要如此执着时,他总是无比自豪地说:“我家中几辈人都是教师出身,太爷、爷爷、父亲都曾立过三尺讲台,都曾为教育事业尽过心,用过力。耳濡目染,我深知农村是教育的薄弱地带,如果因为我的坚守能为农村家庭多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来,那对农村家庭,对农村孩子来说将是莫大的幸福。几辈人是这么做的,我也应该这么做,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作为农村教师的我最大的价值。”

心系贫困家庭,爱生如子

图片13.png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在经济大环境影响与家庭内部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以缓解家庭经济问题成为了一种潮流,农村家庭纷纷举家外出务工,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而家中有病患的家庭情况则大不相同,他们只能无奈地继续在家务农或在农闲时从事低收入工作,家庭生活困难,常常捉襟见肘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小霞是吴大成班上的一名贫困生。她父亲早年干活时不慎留下伤病,行动不利索,严重影响生产劳动。后来父母离异,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每逢开学,小霞总是迟迟不来报名,吴大成就提着礼品前去走访,耐心做好她父亲工作,鼓励他让孩子读书,并承诺可以暂缓缴费。遇上补种疫苗需要缴费时,吴大成则鼓励她一定要接种,并为小霞垫付费用。每当发现小霞把作业本写得满满当当,甚至写到作业本封面时,就掏钱为她购买新作业本……

在当小霞班主任的三年里,吴大成总共为她垫付了千余元费用,尽管他那时只有五、六百元的工资。

“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吴大成用自己人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师者如兰”。

探索教育智慧,勇于担当

在20多年的农村教育实践中,吴大成磨炼出了一个农村教师应当具备的本真。在领导眼中,他是一个不怕辛苦、勇于担当的老师;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热情友好、易于相处的朋友,在孩子眼中,他是一个脾气温和、学识渊博的师长。

2015年至2022年,吴大成先后在凤凰县千工坪学区教科室、教务处从事学校教研、教师培训管理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千工坪九年制学校是凤凰县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2020年前后,在校生就已近2000人,同时下辖4个教学点,总学生数达2200多人,教师人数150余人。为了将工作开展得尽善尽美,吴大成常常加班到深夜十一二点。尽心尽力将教师岗位设置得合理科学,将教学常规管理做细做实,将各种名册、数据整理得井井有条,将学生的异动情况熟记于心。

图片14.png

吴大成善于发现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热心提出解决办法。部分学生喜欢在课间避开老师上楼顶追逐打闹,在楼梯转角处解手,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助长了不良卫生习惯。学校多次将通往楼顶的门板封住,而个别学生总是趁老师不注意一而再,再而三将门撬开,偷偷跑上楼顶玩,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吴大成提出将门障设置在过道边上,消除视觉盲区,这样一来,问题得到了根治。

课余时间,吴大成的身影大多出现在办公室,除了完成必需的教学常规工作,他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与老师们探讨教学中发现的种种现象,总结教学得失,探索教学策略,不允许出现模棱两可的问题。一直以来,吴大成所在的办公室研讨气氛都十分浓厚,老师们非常喜欢和他探讨问题。

发现学生亮点,善于引领

每个班级难免有几个特别让人头疼的学生。有学习极其困难,让老师无可奈何的;有调皮捣蛋让老师咬牙切齿的;有懒散厌学令老师无计可施的……每每谈及,老师们无不唉声叹气、束手无策。吴大成却有他的一套方法。

图片15.png

面对这样的学生,吴大成总是以极其理解的态度劝说老师们要放远眼光,抓大放小。上一届他班级里有一个男生,思维活跃,学习轻松,但是胆子很大,常常不守规矩闹出点事情来,甚至还会“祸及殃池”。每次老师期待他给班级“挣面子”时就要掉链子,其它任课老师一说起他,就捶胸顿足,恨铁不成钢。吴大成说,这个孩子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说明他智力高,而不守规矩是正常的,这是男孩子阶段性的成长特点,不需要强压着他,经常以激励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情况会慢慢改善的。果然,已经上了中学的这个孩子成为了班级里各项事务甚至是学习上的主力军。老师们都说,在吴大成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

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一位好的老师就应该如同一缕春风、一丝春雨,用它的甘甜和滋润唤醒千万棵等待发芽绽开的花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平日的谦逊和稳重掩盖不住吴大成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热情,掩盖不了大家对他的赞美,正值年富力强的他,将在千工坪这片土地上一如既往地发光发热。

来源:千工坪九年制学校

作者:龙星莉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