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路行程一路歌——凤凰县廖家桥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侧记

凤凰新闻网10月12日讯(通讯员   冉毅财  王成欢)近日,在省委组织部开展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典型选树工作中,凤凰县廖家桥镇获评“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图片1.jpg

青山绿水回响铿锵足音,时光深处镌刻暖心记忆。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考察时作出“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偏远民族地区发展一直寄予厚望、念兹在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廖家桥镇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通过探索“党建+”模式,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壮大人才力量、深化乡村治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镇域特色的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图片2.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廖家桥镇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猕猴桃、黄金茶、观光旅游等多种产业集群渐次铺开,农、旅、研、学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建立起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支柱。

菖蒲塘村大力推动水果种植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眼下正值旅游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不仅带旺了当地猕猴桃、蜂蜜柚子膏等各类农特产品销售,更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村党委书记周祖辉创立的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4个猕猴桃种植基地,2个加工厂,最近的加工厂距离菖蒲塘村仅约1.5公里,每年收购鲜果1700万斤,惠及周边12个乡镇数千名果农。去年销售额达8500万元,其中电商渠道销售额1850万元。企业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23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生产高峰时吸纳1000多人务工。

坐落在无愁河畔的椿木坪村,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润,对茶叶来说,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2018年,椿木坪党支部决定以茶叶产业为突破点,通过“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茶叶2000余亩,利用闲置校舍、老厂房运营茶叶及相关产业,每亩净利润可达4000元。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120万元。

同样毗邻无愁河畔的上报村,因地制宜、集聚资源,采取“土地入股+村集体+公益岗位+能人”的模式发展黑木耳轮作,每轮种植销售周期完成后,承包黑木耳种植的大户能人按每菌棒0.3元的标准上交村集体,预计能为村集体创收3万元以上,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80个。自今年春季黑木耳采摘上市以来,多种销售方式让黑木耳产业实现产销两旺。

党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廖家桥镇乡村特色产业潜力不断凸显,建成千亩规模产业园4个,百亩产业园15个;村集体经济100万以上的2个,50万以上的2个,廖家桥镇(猕猴桃)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一幅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在廖家桥大地徐徐展开。

“党建+人才”,锻造乡村振兴硬核力量

图片3.jpg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廖家桥镇坚持党建引领,注重从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摸排后备人才,重点瞄准年纪轻、学历高、潜力大的后备力量,优先将热爱农村、愿意回村、素质较高的人员纳入后备力量库。

九月是葡萄收获的季节。在漾水坨社区巨峰葡萄种植基地里,社区居委干部龙瑶同务工群众一道欢快地采摘丰收果实。“今年社区种了100多亩巨峰葡萄,每亩单产收入30000元以上,带动了20余名居民就近务工。”龙瑶大学毕业后,通过补选进入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将最美的青春扎根在基层一线。

2000年出生的陆静是廖家桥镇永兴村卫计文教专干,从湘南学院毕业后毅然决然选择家乡,立志为家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的力量。任职以来,天天走村入户,宣讲政策,扎实做好合作医疗收缴、养老保险、惠农支农补贴发放等工作,以耐心、细心、暖心的工作态度认真服务每一位办事的老百姓,所负责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工作一直稳居全镇第一。

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邓柏君,放弃省农业农村厅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中心工作,回到林寨村创办民瑞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1000亩猕猴桃标准化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村集体增收,解决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难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七月份,廖家桥镇首次开展“暑期乡村振兴实习生计划”,共招募返乡大学生13人,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实践锻炼,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知识,服务家乡,建功家乡。

人才有活力,乡村才能添动力。近年来,廖家桥镇还持续开展“四爱五讲”新型农民培育工程,50名“田专家”“土秀才”喜获职称,乡土人才“香”飘沃野,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建+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图片4.jpg

“菖蒲塘村是湘西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现场教学点,是全国建党100周年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菖蒲塘村党委副书记兼片长滕建平正在向游客热情介绍着村里的一步一景、一山一水,“全省文明村”的金名片与诗画田园相得益彰,众多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以前,蒲塘村村民生活习惯差,厕所臭味大,污水满地流,垃圾随风刮。从“卖资源”到“卖风景”,村党委班子成员联同组长、邻长下沉一线问需解难,带头在房前、屋后、路边栽花种树,使得村庄、果园、山丘融为一体,还绿水青山以原貌,让村民们捧牢“生态饭碗”。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中,廖家桥镇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科学划片、精心分组、合理设邻”的原则,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组长担任“片长”和“组长”;注重整合党员志愿者、互助五兴小组长、民兵队伍等骨干力量,“就亲、就近、就愿”选配邻长,不断健全完善“片长—组长—邻长”三级服务群众组织体系,确保“私事止于邻、小事止于组、大事止于片”。

7月1日,廖家桥镇暴雨来袭,广大党员和片组邻“三长”闻“汛”而动,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前线,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要怕,有我们在请放心。”当天上午,因降水量过大,在廖家桥社区的5位守庙人家中进水,片长麻更生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带领救援人员赶往现场,并利用救生圈成功将5名群众顺利转移。

“我想把我家米良猕猴桃品改成翠香猕猴桃,你能来帮我看看吗?”大坪村滕建云在“为民服务一点通”小程序上向邻长龙再勇进行求助,龙再勇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给滕建云打去电话:“你在果园里等我,我马上过来。”龙再勇结合自己翠香猕猴桃的管理技术特长,耐心教授滕建云种植技术,成功实现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全镇23个村(社区)划分115个片、204个组,选配552名邻长,联系服务全镇群众6991户。同时,利用“为民服务一点通”服务平台,通过“一键求助”上报问题事件,邻长第一时间上门处理解决,使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马上办、现场办、限时办”。今年以来,“三长”为民办理服务事项510余项、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66起,群众满意率达100%。

乡村治理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村组,看得见的环境悄然变化,看不见的乡风吹入心间。如今,穿行在廖家桥镇,一串串个大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一阵阵稻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弥漫开来,一汩汩清泉在林间水渠中潺潺流过,一条条舒坦的乡村公路于绿水青山中蜿蜒盘旋,将最美村寨、产业园区、景区景点串珠成链……目之所及,宛如在欣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来源:凤凰县廖家桥镇

作者: 冉毅财 王成欢

编辑:黄文渊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