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水打田乡返乡创业系列故事丨 “水田山货”:电商新农人,闯出共富路

凤凰新闻网11月27日讯(通讯员 喻娜)“水田山货,我们只卖山里货,欢迎大家来到水田山货直播间。今天我们的第一单是来自水打田乡东子山村的高山大米……”设立在凤凰县水打田乡东子山村的移动直播间正在热情开播。而主播徐林,是一位集电商主播、销售、管理为一体的多面手。

图片3.png

在水打田乡东子山村直播

从“大老板”到“返乡创业者”。徐林,80后,从小生活在农村,是土生土长的水打田乡本地人。在长沙拼搏十余年,徐林累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因赶上了电商浪潮,徐林在长沙拥有一条成熟的社区团购销售路线,主要销售瓜果蔬菜粮油百货。尝到了发展电商的甜头,更加坚定了徐林返乡创业的信心。2024年年初,徐林毅然选择回到水打田乡,创办“凤凰县水田山货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启了自己的再创业之路。

图片4.png

凤凰县水田山货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大城市的居民现在追求的是高品质生鲜产品,越是乡下来的山里货,越受欢迎。我来自湘西农村,跟大城市相比,这里多的就是好山好水好食材。我就想搭建一个平台,让家乡的好东西能够走出去,让家乡的山货能够卖出好价格”。徐林认为,水打田乡是传统农业特色乡镇,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产品缺乏销路,如何整合本地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利用电商搭建销售渠道,是他返乡创业探索思考的问题。

从“社区团购”到“电商多面开花”。水田山货合作社成立后,利用成熟的社区团购销售渠道,老百姓手中的农产品被一单单运往长沙,从湘西运输再到长沙社区居民的饭桌上不过两日。然而,单一的销售渠道不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徐林决定开辟直播的销售途径。他从本乡招募了10名有冲劲有想法的年轻人,通过集中培训、试播,打造了一只水田山货直播团队。

蒋国辉是直播团队的一名成员,同时他也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种植八月瓜30亩。“我也是年轻人,早就有直播的想法,奈何没有专业的人带,听说徐老板搞这个,我立马加入了进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八月瓜,也想为全乡的种植大户创出一条销路来。”

水田山货直播团队定期走进村组中,傍晚,本该宁静的村庄变得热闹非凡。村民们带上自家产的黄豆、花生、蜂蜜等等,走到镜头前,用朴实且真诚的笑脸推介自己的产品。老人们齐聚一起,讨论着“坐在家门口就可以卖东西赚钱、我明天也要拿什么来卖”。

来自东子山村的种米大户徐宗选,两场直播就将今年新产的5000斤大米销售一空,“我种了一辈子的大米,从来没想到能够卖的这么轻松,明年我要扩大规模,多种点。”随着镜头前的农产品被一抢而空,一箱又一箱的农产品被运出大山,村民们开始主动将农产品拿到徐林的直播间让其帮忙销售。从最早2个村民的零星土货,到如今每场直播稳定成交500单左右,帮助群众增收20余万元。

“让水田山货走出水田”。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销售渠道的不断成熟,徐林开始思考农产品“量与质”的问题。“老百姓手中的农产品受到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有时会导致直播间出现无货可卖的情况。”面对这种困境,徐林又开始思考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提质增效、建设大棚探索种植高端品种等问题。为增加货源,徐林开展助农兴农公益活动,在本乡免费赠送高质量品种的鸡鸭种苗6000余只,届时将统一收购销售。

徐林意识到建立规模性销售网络集群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他走出水打田乡,利用日渐成熟的销售渠道,与全县范围内的种养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带动周边乡镇更多的农产品销售。自此,“水田山货”有了新的含义,不再是“水打田乡的山货”,而是指“水里游的、田里种的、山上养的”山货。

“我们村的冷库房今年租给了徐老板,村里的资源盘活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多了。看着徐老板每天在库房里摆放农产品、打包、邮寄,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很高兴。”水打田乡红星村党支部书记滕平说到。

徐林表示,作为一名初始返乡创业者,未来的路还很长,自己将继续探索电商销售新模式,让水田山货、凤凰山货走出水田、走出凤凰,带动家乡人民共同致富增收。

来源:水打田乡

作者:喻娜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