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基金发放现场
凤凰新闻网8月28日讯(通讯员 田清清 毛永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8月27日,凤凰县两林乡举行励志专项基金发放仪式,12.4万元助学基金稳稳送到79名大学新生手中,为他们卸下学费与生活费的重担,也让苗乡的求学梦在暖意里愈发鲜活。
当天的发放仪式没有繁复的流程,乡镇干部、基金管理组成员与受助学生及家长围坐一堂,暖意融融,更似一场邻里间的贴心座谈。“钱不算多,但盼着能帮你们减轻点负担,少些牵挂,在大学里安心把书读好。”乡党委书记隆海江的话语没有华丽辞藻,却让不少学生和家长红了眼眶,掌声里满是感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刚考入重庆邮电大学的龙凤而言,这句诗恰是她求学路的真实写照。家住两林乡禾当村,父母外出打零工且收入不稳定,家中还有年迈的祖母和读高中的弟弟。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喜悦与忧虑同时涌上心头。“学费和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差点就想放弃读书去打工了。”龙凤哽咽道。此次她获得2000元助学金,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更让她感受到家乡的深情厚谊。“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努力前行,将来回报家乡。”龙凤声音轻轻,却带着力量。
像龙凤这样的孩子,在两林乡并非个例。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两林乡是典型农业乡镇,经济基础薄弱,不少家庭收入微薄。为帮助优秀学子圆大学梦,乡政府于2024年设立励志专项基金,通过企业捐助、乡贤集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专项用于资助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助学金24.5万元,惠及学生142余人。
为了让基金“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两林乡专门组建了由乡干部、教师代表、乡贤组成的基金管理小组,还敲定了清晰的资助准则:优先帮扶低保家庭、单亲家庭、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同时结合学生在校的学业表现与品德评价,确保资助既“雪中送炭”,又能激励学子向上。
“之前有在外打拼的乡贤主动打电话来,说想多捐点钱,让更多孩子能安心读书。”基金管理小组成员龙满金想起这些,语气里满是暖意,“基金的钱,一部分来自乡贤的捐赠,还有本地合作社、爱心企业的支持,大家都没提过要什么回报,只说‘能帮孩子读书就好’,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如今走进两林乡,总能看到受助大学生传递温暖的身影:放假回家时,他们会主动凑到留守儿童身边,握着笔教他们演算习题、朗读课文;看到村里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缴水电费、视频通话,会蹲在老人身边,一步一步耐心教;还有人加入了乡青年志愿者队伍,跟着乡干部一起参与普法宣传、森林防火宣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正如一名受助学生在感谢信里写的,“我们此刻或许羽翼未丰,但这份温暖早已烙在心底,待来日长成,定要用实际行动反哺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
乡党委书记隆海江说,接下来,两林乡还会继续拓宽基金募集渠道,争取让更多爱心力量加入;同时会建立受助学生跟踪机制,“不只是帮他们解决眼下的经济困难,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不管将来是留在城市闯天地,还是回到家乡建家园,都希望他们能成为有用的人,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份教育帮扶,恰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2.4万元的基金,或许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巨款,却承载着苗乡大地对教育的敬重,对后辈学子的殷殷期许。
而这79名大学生手中的助学款,终将化作他们求学路上的风,推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也会变成种子,在他们心里扎根——待他日长成,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遍野繁花,都将为这片土地添一份生机,续一段希望。
当天,凤凰县致远基金会、爱心企业代表、唐肇杰等79名大学新生及部分受助学生家长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
来源:凤凰县两林乡
作者: 田清清 毛永利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