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5月28日讯(通讯员 杨静云)5月27日,凤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水秀走进凤凰县第一民族中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艾滋病防治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结合当前青少年防艾形势与本地实际,通过科学解读、案例分析与互动交流,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关乎生命健康与社会责任的必修课。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王水秀结合凤凰县近年来的防控实践强调,尽管该校通过“五进”巡讲等活动普及知识,但青少年因性观念开放化、社会交往虚拟化等因素,仍面临潜在风险。她特别提醒,艾滋病窗口期可能因阻断药物使用而延长,及时检测与规范治疗是关键。
讲座以“敬畏而不恐慌”为核心,系统讲解艾滋病的传播机制、预防措施及治疗进展。王水秀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感染特征,指出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但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握手)并不会传染。她特别强调,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通过特殊治疗可长期抑制病毒,感染者完全能正常生活。
针对青少年常见误区,王水秀通过案例分析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检测不是羞耻,而是对生命负责。”她呼吁学生树立主动检测意识,利用疾控中心提供的匿名检测服务,筑牢自我防护的第一道防线。讲座还设置了“防艾知识挑战赛”“情景模拟讨论”等互动环节,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探讨如何应对高危情境。
王水秀在总结中强调,艾滋病防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今天的讲座不是终点,而是行动的起点。”她鼓励学生成为防艾知识的传播者,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和社区参与。
当科学之光驱散偏见的阴霾,当责任之心构筑防护的长城,青春方能在阳光下肆意绽放。这次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尊严与社会担当的精神洗礼。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凤凰县第一民族中学正以知识传授预防为支点,撬动全校师生对艾滋病防治的深度关注,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盏温暖而坚定的明灯。
来源:第一民族中学
作者:杨静云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