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团结报】三进凤凰

  对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并不陌生。说远一点,老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工作14年,我曾两次去吉首。后来在记者岗位我又多次走进莽莽群山中。但那年代去湘西,汽车一路颠簸要两天才到达。而今,从长沙到吉首只需四个多小时,高速路上,畅通无阻。

  湘西,文天下、杰圣地、歌八方、茶飘香,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三进苗乡腹地凤凰。

  首次走进凤凰这块神秘的土地,是1993年暮春。它最初的样子,印象中只是朦朦胧胧的烟雨吊脚楼和古街浅得几乎看不见的足印,行人稀少,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深。时隔10年,2003年初秋,我再进凤凰,欣闻凤凰被正式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想好好端详它,但终因采访任务在身,只夜游沱江,参观沈从文故居也是走马观花,就匆匆忙忙遗憾地离别而去。又过了10年,2013年深秋,新华社湖南分社离退休同志乘坐旅游大巴西行,浏览湘西,头一站是观光凤凰,在凤凰夜宿两晚,这次凤凰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千年古城凤凰绵亘逶迤于武陵山脉深处,一峰抱城,四周青山叠翠,美丽的沱江穿城而过。风景自然秀丽,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点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每次看到凤凰,它至少要经历一次改变,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而它每一次变化,华丽或简约,高贵或谦卑,都令人惊叹。但千变万化中有不变,凤凰大大小小的建筑都努力传承历史。

  那些作坊和店铺也不是二十年前看到的样子了。醒目的虹桥变了,变得更加宏伟。有着百年历史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一排排临水而立,大多已翻新。入夜灯火辉煌,吊脚楼倒映在碧水中随风飘荡,恰似“空中楼阁”,美不胜收;一排排临水霓虹取代灯笼,卡拉OK的声音比苗寨民歌更响亮;一个个小吃店在沱江两岸见缝插针,街头巷尾浸润着商业的繁华;沱江两岸的各色酒吧,小巷深处浓烈的烧烤与弥漫的姜糖清香,现代又传统;黄皮肤的人、白皮肤的人、戴皮帽的人、穿裙子的人、挽着手臂的人,崇山远水的地理界限挡不住世人的脚步,现代交通工具将天涯海角越来越多的寻迹者送到它身边,游人涌进涌出,悄悄都市化的凤凰已无隐身之处了。

  站在沱江泛舟赏景,岸边游人排成长龙阵。在摩肩接踵人流中站立片刻待舟,可享受苗家姑娘悦耳动听的民歌。撑开的只只清一色木船,像在平静碧绿的江面上撒布一团团人群。木船行走有序,顺水而下,艄公年龄都相当,动作有序,游人绝对安全。随着绿绿的江水缓缓而动,粼粼的水纹在眼前徐徐荡开,依稀可见水下摇曳的水草,群山怀抱这条独特河流,清净得连水草也无法藏身。清凉的秋风从身边阵阵拂过,江两岸不时爆发清脆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河边捶衣的女人、江边餐馆洗脚的帮工、岸上漫步有序的游人……

  或许你更注目的是古街小巷长长的石板街上,当地很多居民己不穿传统的苗装,而外地游人却饶有兴趣地戴上一两件苗家的饰品。

  灵性的人们,自然是小城的血肉。小城因此而羽翼渐丰。那些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名人的凤凰人,他们的出发与回归,留下了平凡却伟大的足迹,凤凰古城的内涵才得以脱胎换骨。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充满强烈的诱惑,风土人情别样生动。

  有意思的是,沈从文之风似乎是“躲”出来的。他的前半生躲在“边城”写他的翠翠和黄狗,成就了他世界性文学大师地位,“乡土文学之父”。后半生躲进那些“花花朵朵,坛坛罐罐”中,又成了文物和服饰研究专家。他自顾躲进小楼成一统。当别人还在以异样目光看待他或逐渐淡忘了他的时候,他已经大气养成。

  但要真正领略到沈从文在这个小城留下的痕迹,必须去一下古城的中营街10号,那是沈从文生命长河中前20年的生活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小巧别致,镂花的门窗,古香古色,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次我特别注意到,在故居过庭的陈列室里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写的“旧雨写边城,风行几十春,湘西今比昔,可以慰藉故人。”在这里寻找久违的书香气息,雕花的窗棂里有长年照射不到的阳光的阴凉。

  沈从文他一生创作的结集有80多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作家。故居现陈列有沈从文的遗墨、遗稿、遗物、遗像等,成为古城最诱人的人文景观,瞻仰者络绎不绝。据说在读的学子用故居天井那口大缸里的水洗洗手后会文思如泉涌,下笔如神助。

  沈从文故居,一本读不倦的书。了解凤凰从沈从文故居开始。翻阅沈从文三十年代写的《湘行散记》,摘录其中两小段文字,可帮助我们领略湘西的民族风情,烟雨凤凰:

  望着汤汤的流水,我好像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从这条河上,新得了一些智慧。山头一抹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的感情早已融入了一切光景声色里……(摘自沈从文文集第9卷散文“花城出版社”出版“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第224页》)

  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

  青石板吊脚楼,小小渡船悠悠流水,昔日的凤图就这样安静地蛰伏着。

作者:文伯其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