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神秘之白泥江

  杨瑞仁教授在《传承与超越》写道:“凤凰土塚族主要居住白泥江两岸,凤凰文人文学传统与这条江紧密相关,与白泥江流域密切相关。”

  白泥江源于凤凰西北云贵高原起点处。自北向南,先与岩门可相汇,后注入麻阳河、沅水,再注入洞庭湖。其流经之地,多为丘陵,海拔不高,最高不超五百米。气候暖和,四季分明,适宜动植物生长与繁衍。尤其是江两岸之山之水,势如龙降,水绕云从,重峰叠嶂,草茂林郁,气势团聚,活力旺盛。这种山、水、势、气四体俱齐之地,实为少见“地灵人杰”之宝地。所以,生活于此之人,本来天生聪明,耐劳习险,吃得苦,巴得蛮。一旦时机来临,进入大千世界,跟外埠先进文化相接触后,其不凡智慧与才能,亦彰显出来。

  明清时期,朝廷至凤凰厅交通,无论是水路官道,或者是陆地官道,先经白泥江,后到凤凰城。所以,据有关史料载,地方教育始起于明建文三年,发展于明天启初年,鼎盛于清雍正时代。其办学模式,京“私塾制,以耕读传家”。其间,地方因出秀才出进士而闻名于朝野,故引起乾隆帝关注。于是,在乾隆壬戍年五月,乾隆帝特诏赐“木天起秀”逼额于地方人,并题联“地兼物木天之重,名併乎凤池之荣”,来赞颂地方先进教育和先进文化。

  关于“名併乎凤池之荣”,乃是乾隆帝赞地方“茶灯”。其中,尤其是“茶灯”中之“劫灯”、“阳灯”、“七仙姑”,它能够将“阳人—阴人—阳人”,做到“人神同乐”,更彰显其文化之先进性。它虽跟闻名于世之“赶尸”相似,但却有不同之处。对于这种文化事象,无论在国内文化领域,或者在世界文化领域,均属独树一帜,实值后人研究。

  白泥江上,时而狂风大作,时而洪峰滚滚,盛气凌人,时而风平浪静,温温而雅。在这方热土上,再会呈“于承灵址,青乌生颜”?

  清咸同之际,地方在“绿营兵制”下,已形成“尚武轻文”之风。地方人认为,只有祸于煮馍馍,岂有祸于美文章?在此背景下,致使教育滞后,人才匮乏。地方提督刘士奇,欲改变此面貌,遂将朝廷积年久发军饷四十二万余银两,报销于朝廷。以此为由,敬请朝廷每年给凤凰厅文武学额各六名,肯得到同治皇帝的“卸批”。至此,地方与凤凰教育,终于得到扭转。其最先益者,当数光绪进士熊希龄,光绪秀才刘士椿、姚荣炳。

  清末明初,白泥江人在教育家熊希龄之影响下,于白泥江马王塘,又出现了田氏四杰。他们是田庆焕、田星六、田名渝、田鹤丹。其中,田星六、田名渝成了中国著名诗人,南社108将之二将,成为中国文史馆馆员。以后,田名渝的学生沈从文,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领誉世界。再后,在沈先生之影响与培养下,刘祖春又成为党内江南“四才子”之一,一代文气高官。

  追朔历史,展望未来。白泥江地方人,其人才代出,还会出现如田径场上“接力棒”吗?

  共和国成立后,对白泥江有诗写道:

前未解放十余年,民居高岭单宿餐费

苦民想见军风至,贼涂回归感救援。

  此诗,描军了白泥江人,在八年抗日三年内战中,有家不能归,有田不能耕。为了躲避匪战,于山顶草棚住宿,于山巅茅屋做饭,其生活实属艰难。当然,作为社会上建筑之一的单校教育,亦更不消谈了。所以,白泥江人盼救星,盼解放。解放后,学校教育恢复了,经过十余年战乱的孩子,都十余岁才上学。

  也许是“地灵人杰“的缘故,在国家文学艺术大繁荣时,燕子岩人问秀清,在读小学时,就以《一张预分单》闻名全省,成为一名青年作家。他虽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在文学道路上,都是全省青年作家中最有学习,最受关注的一位作家。他的出现与成功,影响和带动了全县很大一部分社会青年与学生。欲在文学道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八十年代初,白泥江铁桥人韩棕树,在其县文学辅导员和“兄弟河”文艺副刊编辑位置上,正像他的名字那样,把好处让于别人,将苦衷留于自己。又先后培养一批作家。如,刘祖明、江民新、田晓辉、熊幽、刘肖等。而且这一批人都成了国家级作家,成了凤凰文学界的骨干力量。以后,他又到湖南《文化报》工作,并当了《中国文化报》住湘记者站站长。自己还著有《文化风来》、《播种希望》等多部作品。

  九十年代,刘祖明在《凤凰文学》、《凤烟报》总编岗位上,接过前人“接力棒”,为凤凰继续培养文学接班人。如:陈利、田晓清、孙贵福、彭辉等一批青年作家。同时,自己还出版过《故乡》、《凤凰旧事》、《凤凰沧桑》、《警魂》、《乡人杂记》等上百万字作品。曾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过俄罗斯,并于莫斯科大学作过学术报告。他的作品还受到美国学者金介甫等的好评,且称他是沈从文似的实力派作家。

  此时,白泥江不仅出文学人才,而且出教育人才。像吉首大学教授刘一友,特级教师田连喜,中学高级教师和文化人滕建冰、中国著名书法家滕建庚。

  二十一世纪初,白泥江地方人,也许“人生如扁舟,由政主沉浮”所改。其出现人才类别增多了,尤其是教育科技,其次是文学。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邹长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小梅,于国家财政部经济博士刘玮,上海海洋大学教师副教授刘东,凤凰首位清华学子、校博士、校专家熊华,军事博士刘军,云南省官渡监狱纪委书记刘新,中央人民广播电视云南记者站办公室主任刘疆等一批国家重量级人物。他们才“而立”就学富五年,才高八斗,乃是习近平总书记所“空谈误国,实于兴邦”的希望之所在。在文学方面,白泥江出了个一鸣惊人的田耳。他刚越“而立”就系湖南解放六十年来首个荣获“鲁迅文学将”之人。他的作品和创作风格,引起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在创作风格上,他擅长于故事重构,是位有相当潜质的青年作家。

  回眸历史,让人引以为荣;展望未来,令人充满期待。白泥江,在中国河流大川中,只不过是汪洋中之一票,不值一提。可是,在山为形,水为灵,地为魂上,所演绎出来的人文故事,文化事象。无论在国内,或者在国外,独树一帜,实属罕见。究其原因,正如同地理诗云:“于孙万代承灵址,谁说青鸟不生颜。”

来源:凤凰新闻网

作者:刘益林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