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吉信镇:小草编开启致富新门路

吴一超

【编者按】编织工艺的历史得益于物产丰富,千百年来,勤劳的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就地取材,通过不断的实践,选择利用自然界中生长的各种植物,编织出各种生活所需的器物、装饰品和生活常用物件。凤凰县吉信镇得胜营社区村民随着社会的进步,结合实际生活条件,利用竹、棕、柳、麻等原材料,编织创造出各式各样编织技法和原材料加工技术,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不仅延续小草手工编制工艺的传承,而且带动部分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和部分残疾人群体创收,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真正使“指尖技艺”转变“指尖经济”。

“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炎炎夏日,在凤凰县吉信镇得胜营社区树荫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群结对的村民席地而坐,一人手里拿着两支棕树叶,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编草编。

说起“小草手工”合作社,吉信镇得胜营社区无人不晓。牵头成立合作社的杨昌文今年38岁,是凤凰县吉信镇龙肱人。该合作社集加工、培训、展示、销售于一体,是吉信镇草编产业创新聚集发展的重要平台,编制种类有麻绳草鞋、棕叶扇子、竹条斗笠、竹条篮子、收纳盒、各类摆件等。

“对居民进行培训后,为他们提供原材料,在统一产品标准的前提下,她们可居家自行编制,成品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杨昌文说,该模式能有效整合居民“碎片化”时间,实现居民“顾家、挣钱”两不误。

图片13.jpg

杨大姐正在编织棕叶扇子。

“在合作社领原材料回家编织手工扇,每个星期合作社回收一次,小的5元一把,大的8元一把,一个月下来收入可达1200元左右。”谈话间,社区居民杨小妹手指翻飞,左编右绕,动作娴熟地将两支看似不起眼的棕叶编制成精巧的扇子。“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我在家照看两个孙女,加入‘小草手工’编制队伍后,真正实现了接娃挣钱两不误。”

除此之外,前几年在外从事藤条编椅行业的居民向鸿姣夫妻,掌握相关技术后,今年年初与厂家签订合作协议回乡创业,壮大“小草手工”平台。

图片14.jpg

向鸿姣藤条编椅工作室。

“此类创业模式不需厂房、设备,编织技法易学好懂,且和其他的产业形式相比,草编工作时间、地点灵活,比较适合村里的妇女。”向鸿姣说。

图片15.jpg

吴奶奶给笔者介绍编织工艺。

“在工作室里,普通工一天能收入30-40元,手脚快的能达到50-60元。”今年75岁的吴奶奶在参加藤条编椅培训班后,实现家门口挣钱。

“目前参与‘小草手工’和藤条编椅的居民近300人,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女性,经过针对性培训后,靠双手编制出新门路,不仅带来了新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庭。”该社区党委书记滕建胜说,草编工作室真正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

“下一步,我们要将乡村振兴与移动大数据时代下的新经济业态相结合,加大草编制品及产品研发力度,给更多的人提供居家就业增收机会,让草编入驻淘宝网店,搭建新经济产业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滕建胜说。

来源:吉信镇

作者:吴一超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