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凤凰县分站9月30日讯(通讯员田霞 熊文宙 滕瑶)近年来,凤凰县聚焦人才振兴战略,统筹实施芙蓉人才行动和武陵人才计划,突出抓实引才、育才、用才真功夫,创新“四爱五讲”新型农民培育新模式,采取优选优用、转型“孵化”、激励带动、精育精培“四措并举”,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建设,为加快实现人才振兴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筑巢引凤”,优选优用,强化社会认同。有选择的吸引一批爱家乡、懂技术、善经营的大学生、企业家、学者回乡创业,通过出台乡贤返乡创业免息贷款,产业发展扶助资金等系列优惠政策,2019年以来共吸引1600多人回乡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深入发挥人才力量,将退休在家、身体健康、有充足精力、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老干部、老党员组织起来,发挥余热,建言献策,充实乡村人才后备力量。建立“乡贤+治理”的乡村议事制度,组建“乡风文明组”、“邻里和谐组”等管理队伍,让乡贤担任顾问,成为推动乡风文明的传播者,增强人民群众对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认同。
转型“孵化”,互促互进,完善培育体系。充分运用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等本土人才资源,以农民夜校为平台,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述真实鲜活的成功事例,用“活教材”引发农民群众的情感共鸣,带动群众加入学习行列,加速人才“孵化”。该县还引入高素质专家10名,建立特色专家工作站3个,按照“四个一”模式(出一套技术流程、培育一支带不走的行业骨干力量、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对接一批市场)提供科研服务与技术指导,推动更多的“土专家”升级成“土博士”、“田秀才”,加快人才转型。
激励引导,示范带动,优化发展平台。借助“大评小奖”活动契机,在村内开展“优秀网格长”“优秀互助组”“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通过“群众点单,优秀农民买单”的形式参与积分,以积分兑换奖品,激励引导农民创先创优,为人才育成提供良好环境。该县还采取“试点推广”,在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千工坪镇胜花村、筸子坪镇竿子坪村、廖家冲村、拉务村等5个村率先开展“四爱五讲”新型农民培育行动,逐步推广到全村全寨,用“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产业带动一批、政策激励一批、教育感化一批”的“五个一批”精准培育方式,着力提高农民素养技能,优化职业农民发展平台。
精培精育,政策扶植,开拓发展空间。发挥基层自治功效,通过集体经济统筹一部分、乡贤村民募集一部分、后盾单位支持一部分、爱心组织个人捐赠一部分“四个一部分”的方式,建立幸福互助基金,用于实施贫困实用人才救助、新进大学生奖励等多个方面。目前,已有262户农户加入筹集资金8.47万元。开设实用性专业培训课程,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办电子商务、茶叶栽培、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10多个工种培训班,培育产业专业合作社465家,州级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17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415元增长至12368元,年均增长11.6%,高出全省3个百分点,实用人才培育成效显著。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田霞 熊文宙 滕瑶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