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首来时路 展望新征程 ——凤凰县选调生入职一周年感悟

凤凰新闻网9月5日讯(通讯员 赵璐瑶 刘征 蒋文杰 邓思怡 夏雨)凤凰县有这样一群选调生,他们带着信念与梦想从湖南各地相聚于此,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回首过去的一年,他们在基层历练中成长;展望未来的岁月,他们对乡村振兴充满了构想。在入职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基层工作感想吧。

耕耘方知春光好 奋斗正值年少时

麻冲乡竹山村 村书记助理赵璐瑶

投身基层一年以来,我游走于群众之间,逡巡于田间地头,如同扎根的种子,沉入基层的土壤,在忙碌与充实中吸收养分,在困难与挫折中磨砺韧劲。置身青萍之末方知风从何处起,在基层的忙碌与奔波里,我渐渐认体会到了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也更加认识到在当今时代,青年应借年少春光,在基层的广阔天地“精耕细作”,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青春荣光。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来到基层后方知,选调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片播种情怀的信仰之田。群众往往是基层工作的落脚点,政策的部署与落实,每一步都要与群众相挂钩,才能让政策真正在基层扎根。暴雪来了,我们守护交通;洪水来了,我们转移群众;全乡大旱,我们为群众送去生活用水……一件件扣人心弦的“小事”,是党心系群众的重要体现。因此作为选调生,我们应该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涵养青春意气,正如《革命者》中的李大钊,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

少年心事当拏云,击楫扬帆始向前。对我而言,到基层的第一要务,就是迅速进入角色,争做“勤政务实”的好青年。在理论学习方面,我时刻将理论学习贯穿于工作、业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职业务方面,我深入钻研,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立足改善知识结构,刻苦钻研本职业务。一年来,我跟坚持入户走访,完成入户基本情况摸排,形成台账,并实时跟踪,及时更新;协助乡卫生院进行疫苗接种,宣传防疫政策,覆盖率达100%;组织指导各村村“三会一课”召开,积极推进“五个到户”基层治理模式搭建,形成台账、问题清单,实施周例会制度,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图片33.png

赵璐瑶下村前VS下村后。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麻冲乡曾是深度贫困乡,处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从基础设施到思想认识,都滞后于外界发展。近年来,在党的带领下,党员干部们奋力笃行,麻冲乡修建了宽阔的马路、群众也盖起了二层小楼,各村发展起了旅游、烟叶、猕猴桃等产业,群众的日子蒸蒸日上。这一年来,在领导的带领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也积极投身于基层建设。一年来,我的足迹遍布麻冲乡的每一个村,身份也千变万化,是派发传单的宣传员、是熬夜写材料的材料员、是抗洪救灾的抢险员、是打扫街道的保洁员、是调节纠纷的调解员……而当所有身份归一,我仅仅只是千万基层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由此可见,基层建设不是靠哪一个人能造就历史,而是一群人同心戮力,共铸辉煌。

现在,我们伫立在新征程的起跑线上,更应在青春的田野上努力耕耘,将自己的蓬勃生机融入到基层工作中去,融入到为民服务中去,融入到祖国发展的漫漫征途中去。

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选调生

腊尔山镇骆驼山村 村主任助理刘征

从高校应届毕业生蜕变为选调生,我不仅选择了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和信念,不求生活闲适安逸、人生光鲜亮丽,只求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中一展理想抱负、奉献毕生精力。转眼间我来到腊尔山镇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期间我在基层大熔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明白了一线工作的艰辛与自己肩负的使命。

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迎难而上,乘风破浪。任职之初,因为不懂苗话被村民质疑“听不懂苗话来什么腊尔山”,也因为业务不熟练而加班到深夜,期间困惑、迷茫、委屈、依次而至,但我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凭借着越挫越勇的冲劲,学苗语、练技能、强本领,终于成为了大家口中“能干的小刘”,负责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觉悟,脚踏实地,知行合一。下村前,我对村里的了解很片面,多半来自于书本。下村后,通过持续的入户走访我才真正了解到腊尔山镇已经摆脱了昔日的贫困,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的阔步前行。从四目相对笑无言到“玛汝、浓来、孟迪克(你好、吃饭、不客气)”,从不识田地农作物到协助村民搞产业,从照本宣科讲政策到灵活变通拉家常,腊尔山镇的15个村(社区)都留下了我的汗水与足迹,我这才真正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

要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在去年暑期走访慰问留守儿童时,我观察到一户多子女家庭床不够睡,要在地上打地铺,于是和村主干、驻村工作队协商给他们购置了一个1.8×2米的大床。今年再去走访这户家庭时,小朋友从冰柜里拿出冰棍请我吃,那一刻我感觉像吃了蜜一样甜。对群众的关怀不一定需要购置很高大上的物品,它体现在点滴生活中,体现在日常问候中。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会珍惜在基层历练的机会,把牢想干事的“正方面”,锤炼能干事的“真本领”,开拓干成事的“新思路”,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选调生!

图片34.png

刘征下村前vs下村后。

选择在基层 奋斗于一线

山江镇樟坡村 村书记助理蒋文杰

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土地。从学校大门走出,深入基层一线已满一年,在基层这个“大熔炉”、“试炼场”的这一年时间里,我从稚嫩的学生慢慢蜕变为老练的办事员,基层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在基层不断进行着自我修炼、不断奔跑。

图片35.png

蒋文杰走访慰问樟坡村留守儿童。

勤学习,夯实真学真懂基础。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要身在一线,更要学在一线,向领导学、向前辈学、向群众学。一是拧紧思想学习“总开关”。基层是磨人性子的地方,在这里时间过得很慢,往往会有很多充足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这里人很少,往往下班后就是独自一人的“狂欢”;这里没人让你努力去跑,往往鞭笞自己的就是内心。基层第一关就是要学会磨炼性子,锤炼自我学习的意志,只有不断拧紧思想“总开关”,才不会在基层深感迷茫和不知所措,预防“抛锚”危险事件出现苗头。二是找准真学真懂“切入点”。在基层工作中,不一定是需要个人理论知识多渊博,而是学会如何对症下药,力要使在刀口上。这一年里,我每次下村入户都积极地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员请教学习,了解本村的基本情况、风俗民情、工作开展方法……特别是处事方式方法,在山江苗区汇聚地要格外有规矩、有说法,一旦得到本地人的信任,工作开展便如履平地,而这些经验和方法也只有在一次次走访中、一次次入户中、一次次慰问中去获取,下村入户成为了工作的必修课题。

强作为,践行笃行致远谋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在基层避免不了的就是要学会去做,实践作为在基层可谓是自我提升的“催化剂”。一是笃行致远要沉下去。在飞速发展的当下,沉浸式干工作、走基层、抓落实是基层干部应有的气质,只有身沉下去、心沉下去,踏踏实实搞工作才能干得好、做得实、经检验。工作以来,我走遍了山江镇各个村,对各村情况也有所了解和掌握,让各村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我有所了解和认识,正是如此使得我在推进工作的时候得到大家的响应和支持,工作开展落实得才更到位。二是笃行致远要勤总结。总结反思是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我们的党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她在一次次总结经验中、一次次自我革命中不断纠错改正、自我反省。基层工作者要在每次工作后学会自我反思总结中升华自我,以不服输、不认输的精神状态正视自我,在工作中展现自我风采。基层工作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每天会同不同性格、不同认知的人进行工作往来,对于一个新人而言,日复一日的总结是乡镇工作中的“金钥匙”,能打开各种疑难杂症锁。

树担当,践行为民服务初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路上挥洒多少汗水,身上就收货多少成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的征程上要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始终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凤凰县选调生、基层工作者在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凤凰’”发展要求中展现责任担当,不断以新担当新作为在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服务基层的第一年

落潮井镇勾良村 村支书助理邓思怡

2021年7月30日,是我来到凤凰县落潮井镇的第一天,也是我基层工作的新起点。从“新来的选调生”到“小邓”,春夏秋冬,近四百个日日夜夜,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刚入基层,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去摸索乡村的脉搏、乡土的温度,这一年里,我在走村入户中贴近群众,在排疑解难中倾听民声,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

用心听民声。初到乡镇,我面对党政办公室主任、团委副书记、疫情专干、统计专干、统战专干、勾良村支书助理多重角色的考验,在办文办会、疫情防控、疫苗接种、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各项综合工作中历练。在基层的这一年,我深切的感受到,无论何种岗位,与群众打交道的诀窍,都在于“真诚”二字。记得有一位老人家情绪激动,到政务大厅反应养老金有两个月未取得,详细询问后得知是先前染发与身份证相貌相差大生存认证通不过,办了新身份证后未重新认证,因此养老金迟迟没有发放。我耐心解释原因,帮助他完成生存认证,并告诉他养老金下月便能取得,前两个月的也会一起补发,这才见他展了笑颜。经过这件事,我忽然明白,基层工作的意义就是在于群众脸上的一个个笑容。

图片36.png

邓思怡下村调研中。

埋头学本领。刚工作时,阅历不足、业务不熟、对国情村情了解不清常常让我事倍功半。去年八月份,是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我负责全镇近一千六百人的疫苗接种数据分析、人员动态信息、重点人员流调溯源,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我来说,业务方面几乎要从零学起,加班是常态。那段时间,上级业务部门、各乡镇疫情防控战友,基本上被我“烦”了个遍。为使工作事半功倍,我认真学习文件要求,梳理工作思路,在努力工作中学,在向前辈请教中学,在与群众交流中学。基层工作中,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只有调整心态、迅速适应,对照目标、不断反思,自我解刨、坚持学习,才能融入其中,做好基层工作。

俯身干实事。这一年,我完成勾良村495户1949人走访,看望留守儿童31人,协助分管领导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十余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十余次,发表新闻稿件二十余篇。这一年,我见过落潮井早上六点的晨日,凌晨一点钟的月光,办完事后村民最淳朴的笑容,体会过大雪封路有召必回的使命感,也在落潮井的温柔四季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既然选择扎根基层,就应该放下包袱,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努力适应基层工作环境,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漫漫,唯有用久久为功的向上向前努力练就年少青涩的蜕变。要始终保持一颗初心。党的本色、党的宗旨、党的遵循,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时刻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新时代、新征程接续奋斗,就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为社会民生发展担当,急群众所急、服务群众所需,在走村入户中贴近群众,在排疑解难中倾听民声,牢记“国之大者”、做好务实奉献,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要始终坚持两个习惯。一是要坚持学习。要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在业务实践中学,在调研总结中学,在责任担当和目标达成中学。二是要坚持写作。写作是机关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一种看家本领,也是基本要求,要修炼写作“内功”,为材料塑造“灵魂”,增强个人竞争力,提高个人表达能力。

读书意本在元元

木江坪镇柏林村 党支部书记助理夏雨

大学毕业后,秉承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踏上了湖南湘西的选调之路。2021年7月底,全省正面临着严峻的疫情,在组织的悉心关照之下,我从省委党校出发,经过8个小时的车程,于31日凌晨00:16到达了凤凰县木江坪镇柏林村。到如今已经快一年了,在这将近一年的选调生活里,我的选调生活大致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既是彻头彻尾的上进努力,也是一心一意的为民服务。

在精神方面:讲“道德”,不讲“得到”。

从客观上条件来讲,湘西无论是经济还是建设,在湖南来说,发展的潜力以及空间都很大,也正是基于这个前提,更坚定了我要在这片土地无私奉献的信念。我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坚决服从党委政府的安排,在木江坪镇工作的时间里一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素养,自己多出一份力,村民幸福多一分:在去年8月,疫情袭来之际,我第一时间到岗到位,把通宵卡点值守当成“家常便饭”,把村民的生命健康当成“至高使命”。在平时自己的私家车往返于村、镇、县三点时,志愿搭载顺路村民四十余次;接送行动不便的村民接种疫苗二十余次;尽自己的能力,为雪茶、猕猴桃、枞菌等农产品拓宽销路,寻找运输途径,多次与凤凰县客运站对接运输工作,已向长沙、怀化等地累计销售“试用装”三百余斤,目前已收到相关客户好评,后续销售量也将根据季节不断提升。

在工作方面:讲“带领”,不讲“领带”。

刚到乡镇时,穿着正式,到达村里后,村民普遍认为从城市里的“伢崽”肯定干不好基层工作,如何快速的融入到工作环境里去,成了我首要思考的事情,我抵达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村干部请教方言,卸下身上的“西装革履”,放低姿态,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能用凤凰话说出口的绝不用普通话,都说双向的尊重与付出是最美好的,我用凤凰话与他们交流的同时,他们也在用普通话适应我,经过两个星期的交流、磨合,我能与大部分村民能进行交谈,政府政策的实施也基于此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做一名“狗不叫”式的驻村干部,持久性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了解村民家中可能存在的返贫风险,及时做好预警监测,动态管理低保人群,也对应急突发事件进行快速上报,让救民、惠民政策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最需要的村民家中,争做一名能“叫出狗”的基层干部。在去年12月底的暴风雪天气后,我与村干部一起参与到田云亮家房屋的灾后重建的工作中,一起清理受灾建筑现场;在今年3月初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与村民多次一起加入到垃圾清理战中,用切身行动号召村民对自己家以及周围进行定时清理、整理。现如今我们村干部与村民之间联系越发紧密,村民对村干部的满意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学习方面:讲“质变”,不讲“变质”。

从学校踏入社会,尤其是到了柏林村,我一改青少年时期身上存在的傲慢与偏见,深刻剖析自己现在的短板与不足,对村支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其他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以及工作能力进行深入的学习,虚心请教他们的工作经验,随身携带着纸和笔,记录下每次工作关键步骤,做到铭记于心,实践于行。从最简单的开具农机汽油使用证明,到较为繁杂的处理村民土地纠纷,都有我的参与,只有做的多了,业务能力才会产生“质变”,产生进一步的飞跃。在村里将近一年的时间,现如今基本能让村民做到“简”事不出村,“繁”事不出镇。永远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不会变质”的心,献身基层事业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学术素养方面的追求,多方面阅读有益的教科书,拓宽知识面,向更高的学历努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未来用最广泛、最全面的知识技术更好的服务群众。在充实大脑的同时,我也在锻炼自己的“笔杆子”,在新湖南、凤凰县政府门户网等平台已发表14次通讯稿。

在基层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牢记党的教诲,穷尽自己知识与能力,立志乡村振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最好的成绩!

图片37.png

夏雨走访慰问中。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赵璐瑶 刘征 蒋文杰 邓思怡 夏雨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