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阿拉营镇新岩村:种上致富瓜 走向振兴路

新岩村冬瓜产业航拍图.jpg

新岩村冬瓜产业航拍图。

新岩村连片的黑皮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jpg

新岩村连片的黑皮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


冬瓜喜丰收,村民笑开颜.jpg

冬瓜喜丰收,村民笑开颜。

凤凰新闻网9月22日讯(《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周名猛 谭必文 特约全媒体记者 吴东林 通讯员 杨明)9月13日,天气晴好。在凤凰县阿拉营镇新岩村,60岁的“脱贫户”田世华匆匆吃过午饭,便拿着一把剪刀和一个蛇皮口袋来到自家的冬瓜地里“下瓜”。

瓜地里,一个个体型修长、颜色墨绿的“黑皮冬瓜”一行一行整齐地挂在竹架上。“明天一早,从贵州过来的老板就要到村里来收瓜。这批卖完,家里种的4亩多冬瓜就卖完了。”田世华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光黑皮冬瓜一项,家里收益就有5万多元。”

今年,新岩村种植黑皮冬瓜460多亩,冬瓜产量超过350万公斤,产值超过400万元。新岩村党支部副书记、产业带头人田乔东告诉记者:“黑皮冬瓜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头号产业’了。”

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对产业翻耕、起垄、覆膜、搭架全程进行跟踪服务指导.jpg

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对产业翻耕、起垄、覆膜、搭架全程进行跟踪服务指导。

黑皮锃亮、个头壮硕的冬瓜。.jpg

黑皮锃亮、个头壮硕的冬瓜。

科技支撑兴产业  干部带头种冬瓜

新岩村是凤凰县阿拉营镇的一个脱贫成果重点巩固村,全村有283户人家,耕地面积1170多亩。2017年,凤凰县委宣传部与新岩村结成“对子”,并派出了驻村工作队。当时,新岩村的产业基础并不好,没有一个带动性强、增收效果好的主打产业。为破解产业发展困局,县委宣传部和驻村工作队找到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拥有蔬菜种植历史的新岩村首次选择了黑皮冬瓜作为村里的产业来发展。

“专家说,我们村的土壤和环境适宜黑皮冬瓜种植。同时,一些村民们和村干部觉得冬瓜种植所需的成本不高、技术含量也不高,但是就怕销路不行。”新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田世丙说,第一年,在工作队和镇里的要求下,村里的村主干、党员和少数村民带头种植了100多亩黑皮冬瓜。

第一年种植黑皮冬瓜,新岩村就实现了大丰收,瓜地里处处都是大冬瓜。但是由于前期没有很好地对接市场,新岩村的冬瓜只能卖到凤凰县城和州府吉首。“冬瓜长得很大,瓜瓤空心也大,运输途中的颠簸,很容易使冬瓜开裂。开裂的冬瓜不能久放,加上一个七八十斤的冬瓜,菜商要好久才能卖完,所以很多蔬菜老板、菜商不喜欢个头特别大的冬瓜。”田乔东说。

村里的种瓜群众将黑皮冬瓜的市场反响向省农科院、县农业局的农技人员进行了反映,农技人员根据群众的要求,对冬瓜品种进行改良。改良后的黑皮冬瓜体长在80到100厘米,瓜瓤空心小,重量在20公斤左右,口感甘甜、水分含量足。2019年,新岩村的村干部和部分群众再一次种上了黑皮冬瓜。当年,新岩村的100多万公斤的黑皮冬瓜卖到了周边的怀化、铜仁、重庆等地。2020年到2021年,新岩村黑皮冬瓜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产品还获得了绿色农产品印证,在销售上打开了省内长沙、衡阳以及粤港澳等地市场,瓜农的收入连年增长,大家种植黑皮冬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在驻村工作队、阿拉营镇政府的支持下,村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瓜群众签订了黑皮冬瓜保底收购合同,保证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0.8元时,合作社按照每公斤0.8元进行兜底收购。“种瓜5年了,这个政策其实一直没用过。我们的冬瓜都高于这个价格卖出去了。”田乔东说。

今年,新岩村68户种植了黑皮冬瓜,其中23户为脱贫户,户均种植面积近7亩。

新岩村召开冬瓜种植技术交流会.jpg

新岩村召开冬瓜种植技术交流会。

村民们互帮互助,正在田地里搬运冬瓜 (2).jpg

村民们互帮互助,正在田地里搬运冬瓜 。

瓜农互助解难题  计划种植抗风险

在新岩村村民田射放家一旁的村间路上,一辆挂着长沙牌照的大卡车停放在这里,10多位村民往返于冬瓜地与大货车之间,将地里的冬瓜搬上大货车。“10多人来帮忙搬冬瓜,也不需要开工钱,只需要管大家饱吃一顿就可以。”田射放家的女主人一边为大家伙准备午饭,一边对记者说道。

当前,正值新岩村第二批黑皮冬瓜上市时期,全村的瓜农每天都有的忙。“今天,我家卖瓜,大家伙都来帮我家搬瓜装车,明天他家卖瓜,我们又去帮他家。这样互帮互助,家家户户的事情都能办好,也不因为需要劳动力而增加我们瓜农的劳务开销。”瓜农田射放说。

前些年,瓜农们自主种植,虽然在品种、技术、培管上实现了统一,但是种植、培管、采摘上市也都是各家各户根据自己安排来进行的,这样的方式给村里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好影响。“大家都同一时间种植、培管、采摘,使得那些家中劳动力不足的瓜农在农忙之时,不得不请人务工,这样增加了瓜农的成本。”田乔东告诉记者。

村支书田世丙则告诉记者:“我们村的黑皮冬瓜的种植和销售都是由村里的产业发展大会统一计划安排,这样既防止了同一时间内种植、培管、采摘没有足够的人力,又防止了冬瓜大量上市对市场的冲击;既保证了发展黑皮冬瓜所需的劳动力,又确保了瓜农的稳定收益。”今年,新岩村全村的黑皮冬瓜分5批种植,从8月上旬开始上市,陆续可供应到国庆节后,采摘上市周期扩大到了近两个月。

延长全村黑皮冬瓜种植、培管、采摘上市时间段,不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稳定了市场价格,还可以分担冬瓜种植的一些风险。“如果某一批次的冬瓜采摘上市时遇到疫情,受影响的只是那一批次的瓜,其他批次的瓜受的影响不会太大。”田乔东说,冬瓜的采摘期有约20天左右。

村里画着冬瓜产业的精美墙画.jpg

村里画着冬瓜产业的精美墙画。

黑皮冬瓜成为了村民的“致富瓜”.jpg

黑皮冬瓜成为了村民的“致富瓜”。

品牌销售有底气   集体经济有活力

“到这里买黑皮冬瓜,很放心。这里的瓜不仅质量好,有‘绿色食品’印证,还有村里的合作社出面做保障。”从衡阳来新岩村买瓜的黄先生对记者说,当天他收购了瓜农田射放家的1.5万公斤的冬瓜。

2021年,新岩村的黑皮冬瓜获“绿色食品”印证,村民们种瓜卖瓜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同时这里的冬瓜知名度也越来越高,销路也越来越好。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也纷纷返乡来种瓜。田世立是新岩村的种植大户,他今年种植黑皮冬瓜有50亩。“35亩的瓜很快就卖完了,剩下的15亩瓜,可能价格还会更好。”田世立也是2018年开始种植黑皮冬瓜的,他每一年都扩大规模,从2018年的4亩扩大到今年的50亩,他笑着说:“累是累,但总有使不完的劲。”

“十亩冬瓜一层楼。”在新岩村,百姓当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今年,新岩村的黑皮冬瓜,价格在每公斤1.2元至1.6元不等,亩产值一般都在15000元以上。“刨去土地流转、肥料、地膜、瓜架等成本,10亩冬瓜一年的纯收入,在农村足够盖好一层楼了。”田乔东说。

产业发展,外出务工的人也有回来种冬瓜的了。55岁的田世斌原本在浙江打工,今年春节前回到家里后就没再外出打工了,今年种植黑皮冬瓜8亩,收入很是可观。田世斌信心满满地说:“明年,我争取种40亩。”

新岩村不仅将黑皮冬瓜产业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头号产业”来抓,也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全村的每一个大冬瓜都会为村集体经济作贡献。“我们村里的黑皮冬瓜,每卖出去一斤,村集体经济抽成2分钱。”田乔东说,“今年全村700多万斤的黑皮冬瓜,将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15万元。”

前不久,一位来自贵州的老板到新岩村订货,让村里明年为他准备500万公斤黑皮冬瓜。“我们种植冬瓜的技术愈加成熟,我们的市场也越来越大,我们产业发展的模式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田乔东说:“明年,我们计划把黑皮冬瓜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到时候村集体经济收入仅这一项就可以搞到40万元以上。”

“黑皮冬瓜效益好,我们也希望能带动周边村寨一起发展产业。”新岩村村支书田世丙说,“我们还计划延伸黑皮冬瓜产业链,做冬瓜产品深加工,生产冬瓜干等产品,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带动更多的农民种上致富瓜、走上振兴路。”



来源:团结报

作者:《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周名猛 谭必文 特约全媒体记者 吴东林 通讯员 杨明

编辑:黄玉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