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稻子熟了

凤凰新闻网9月24日讯(通讯员 龙林峰)秋意起,万物收。乡里人总是对秋天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周末,我带着孩子回到乡里帮妈妈收割谷子。走到村头,眼前呈现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人们忙着把谷子打包、装车,秋天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望着金黄的稻谷,看着忙碌的乡亲们,在感叹机械化作业便利的同时,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在诗人眼中,秋天有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愉悦;在画家笔下,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可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秋天是最劳累的季节。

还记得,我们最开始收谷子用的是一种叫“拌桶”的工具,那是一个用木板钉成的四四方方的桶子,四方各留有一个“耳朵”,用来拖着桶子移动。打谷子时全靠力气打在桶子边上,直到谷粒全部散落在桶子里,那真的是一个苦力活。年纪尚轻的我,没打几下就觉得没劲了。此时,父亲嫌我打得不干净,就叫我去捆稻草了。

捆稻草虽说轻松一点,但也得讲技术。刚开始,稻草明明捆好了,只要一放手,又散了一地。父亲又过来手把手地教我:先选几根稻草做“绳子”,左手拿着尾部,右手拿着头部,把地上的稻草立起来,左手按住,右手往上拉紧,算是捆好了一个。真的是草捆草,越捆越紧。

后来,收谷工具变成了脚踩打谷机,那比“拌桶”轻松多了。只要用脚使劲踩着踏板,谷穗在滚筒脱粒槽里自动落到桶子里面,不仅提高了速度,还省力。

再后来,人们开始用上汽油打谷机,实现稻谷半自动化收割,且自身轻巧,易于搬动。和脚踩打谷机相比,微型汽油打谷机的优势在于以汽油机为动力,大大提高收割效率,成为农民秋收期间最得力的助手。

到现在,人们用上现代化收割机来收割稻谷。一亩稻谷仅需十多分钟,收割机的收割速度是人工收割的几十倍。秋收时节,经常能看到现代化收割机来回穿梭在广阔的田野上,像在努力绘就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

从“拌桶”到脚踩打谷机,从汽油打谷机到现代化收割机,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时代进步的脚印。

那时候打谷子累,把谷子挑回家更累。

那时打完谷子后,全靠肩挑背扛把谷子运回家。每次打好谷子,爸爸就用蛇皮口袋帮我把谷子装好,拿绳子系紧,一根篇担递给我挑着回家,那经历,至今都忘不了。袋子挑在肩,没走几步就觉得肩受不了了,于是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后来只觉得袋子越来越沉,肩膀越来越痛,汗如雨下,大口地喘着气,换肩的频率越来越快,步子越来越沉重。因为路途遥远,中间不得不休息几次,才踉踉跄跄把谷子挑到家。此时,肩膀印起了鲜红的血印子,辣辣的,一碰到就觉得钻心痛。爸爸却说,多挑几次,等过几天,肩上长茧子了,就不痛了。事实证明果真如此,肩上长茧子后,真的不痛了。

在农村,秋天是最忙碌的季节。抢收谷子、晒谷子、装进粮仓。然后又得去挑稻草、堆草垛,给老牛准备过冬的食物。接着挖红薯、种油菜,一直要忙到开始入冬。

如今,谷子又熟了,可是,爸爸已不在了。

来源:文昌阁小学

作者:龙林峰

编辑:黄玉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