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
七年级语文展示课《猫》。
八年级英语展示课《The sky is Falling》。
小学高阶思维设计讨论组。
凤凰新闻网11月22日讯(通讯员 戴志 张玲谢江林)为推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3.0》实施,探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与教研数字化转化路径。11月16日,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基于人工智能的循证课堂”跨区域教学研讨培训活动初中组在凤凰县第二中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指导,湘西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教体局、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及凤凰县教体局等单位组织召开“基于人工智能的循证课堂”跨区域教学研讨培训。
本次研讨培训分学段、分学科、分主题进行,形式为展示课、专家点评、各主题集中研讨培训。主要面向小学、初中学段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展示课将聚焦高阶思维培养、问题链设计、师生互动三个主题中的一项进行设计和实施。来自全国10余个地区、50余所学校的教研员、教师;湘西州各县市教科所、州直中学负责人;湘西州各县市语文、数学、英语教研员;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湘西第一批试点学校、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 “AI赋能课堂教学评价项目”第一期、第二期试点学校负责人;湘西自治州武陵人才计划杨元国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培训活动。
在教学研讨展示课活动中,分别由七年级靖雯淼老师的语文课《猫》、八年级尹佩芳老师的数学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八年级高丽威老师数学课《打开天窗说“量”话——测量》和九年级徐心怡老师的英语课,为上午展示研讨课。四位老师在课堂上语言幽默风趣、循循善诱,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测量、合作探究等方式,为学生架起桥梁,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探索的种子。
当天下午,符淋冰、李颖婕、胡蝶梦三位英语老师展示的研讨课,都是以阅读课为题材。教师的英语素质优秀,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设计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善于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新知时,巧妙设计,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注重了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重大积极的意义。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在课堂展示中,七位老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特色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让大家感受到了教研的魅力。通过本次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对教师课堂的探索钻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将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汲他人之所长,补己之短,努力成为眼中有光,脚下有印的教育人,一同奔赴山海,行以致远。
来源:凤凰县第二中学
作者:戴志 张玲 谢江林
编辑:黄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