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喜获丰收
凤凰新闻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龙林平)凤凰县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烟叶色泽鲜亮,油分足,组织好,香气质好量足,燃烧性强,烟碱适中,余味舒服而享誉全国,一直是该县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为适应烟叶市场需求变化,该县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烟叶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新能源烤房的建设,推动了烟叶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优化产业布局。烟叶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坚持“发展优势产区,适度集中生产”的思路,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水资源等因素,合理布局烟叶种植区域,集中资源在“山上提质,山下扩面”,确保烟叶生产的可持续性,实现烟叶产业的有效集聚和规模效益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烟叶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据统计,“山上”三个乡镇2023年烟叶种植面积1.26万亩,虽然较2021年的1.76万亩下降了28%,但烟叶收购均价却增长至15.64元/斤,较2021年增长了2.71元/斤,明显体现了品质提升和效益提高的趋势。
改善烟农结构。改善烟农结构是提升烟叶产业质量的关键。按照“扩小扶中控大”的原则,鼓励发展20亩左右的精耕细作型小户烟农,同时扶持30-60亩的适度规模职业烟农,严格控制80亩以上无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鼓励烟农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提高烟叶生产的效益。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烟农,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通过优化烟农结构,2024年全县新增了13户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务工返乡农户种烟,户均种植面积较2021年有所下降,但烟农队伍逐渐年轻化,基本烟农队伍趋于稳定。
提升品种品质。品种品质是烟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上级烟草部门要求,积极引进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烟草品种,重点推广云烟87和云烟301等优质品种,并在部分乡镇试验示范和适度推广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湘烟7号,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烟叶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和烟草病虫害防控,保证烟叶的品质稳定可靠和健康生长。“一乡一品”的安排确保了烟叶品种及品质的纯正性,有效提升了凤凰山地烟叶的品牌竞争力。
强化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是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举办烟叶精益生产示范片、烟叶增收大讲堂、加强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普及烟叶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烟农的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严格执行烟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如高要求施肥、高标准起垄、高规格盖膜、高质量移栽、高质效烘烤等,确保烟叶生产的质量。
加强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注重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为烟农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通过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和保险服务等支持措施,引导年轻人才参与烟叶种植,改善烟农年龄结构,降低烟叶生产成本,提高烟叶抗风险能力,助力烟农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水平,增强烟叶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发展党建引领。党建工作是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证。将党建工作与烟叶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并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烟叶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行联村连片,构建完整的产、供、销、服务等一体化产业联动模式,引导烟农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烟叶种植,共同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县产业振兴,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深化结构调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烟叶产业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在烟叶产业发展中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督实烟苗合理密植,普及绿色种植技术,优化下部不适烟叶,注重打顶保留有效叶片,强化上部烟叶一次性烘烤,推广新能源烤房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多元化、特色化烟叶,提高烟叶生产效率和品质,提升凤凰山地烟叶品牌的竞争力。
持续跟踪服务。持续跟踪服务是确保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建立烟叶产业持续跟踪服务机制,成立烟叶产业服务团队,加强与烟农的沟通联系,收集和分析数据,对烟叶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烟农提供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的跟踪服务。通过及时了解烟农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推动凤凰烟叶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凤凰县烟叶产业事务中心
作者:龙林平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