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读者给作家周勇(左一)献花
《玉而为兰》散文集
凤凰新闻网8月5日讯(通讯员 吴玉辉 刘伟)8月2日,凤凰籍作家周勇散文集《玉而为兰》作品研讨会在凤凰县图书馆举行。知名文学编辑张琳,湘西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刘萧,凤凰县作家协会主席田仁华等出席研讨会,凤凰县作协会员及文学爱好者近30人参会。
据了解,作家周勇籍贯湖南凤凰,笔名鲁萍,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发表作品约300万字。《玉而为兰》散文集,是周勇公开出版的第八部书籍,全书共分“大地上的野葱”“家乡有河名沱江”“榴枝婀娜榴实繁”“书斋,拥抱一方天地”“母亲的灶台”五辑,收入作者80余篇散文。文章取材广泛,有的写景状物,有的读书思悟,有的观展联想,有的弘扬先贤,有的念亲恋乡。
“不知不觉离开故乡二十几年了,如今每隔半年时间,总要归来看一看。黄永玉先生在沈从文墓地刻有一句‘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可见,故乡在游子心目中,该是怎样的铭心刻骨。而我的故乡呢?它是我28岁前的一段情感史的密码,它是我突破自我走向大世界的温馨回眸。”作家周勇介绍,“在我的新书中,我相信这些故乡的文字是最有生命力的,温暖心扉的。它是亲人的召唤,是母亲临行时那一个社饭,是山野上的野葱,是家乡人一脉相承的热情。这情感中珍藏着对家乡难以割舍的爱,这种情感既发乎于外,又蕴蓄在有趣的场景细节中。在书中,我想要告诉读者,乡情值得回忆,值得书写。”
“周勇笔下,父亲、母亲、外公、三姨、弟弟、侄女…这些由血缘维系的家乡亲人,一个个从他的文字中款款走出来,尽管性格各异,但勤劳朴实、安分守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张琳认为,周勇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作为一位生活在杭州的新杭州人,周勇对杭州的书写不吝笔墨;作为山东女婿,周勇也将笔墨探入了鲁西南的村落田园。但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周勇文字中,对家乡凤凰怀有的那股浓得化也化不开的乡情。在《玉而为兰》里,有不少篇章,都是采取回望的姿态书写家乡:回望家乡的风物,回望久违的亲情,回望儿时简陋的校舍。在这本集子中,周勇用浓重的笔墨,礼赞了厚重的亲情,对家乡的食品如数家珍。在周勇的笔下,大都含有“乡思”“童年”“家乡”“故乡”“母亲”等指向性非常明确的字眼,所有字眼都聚焦于一个地方——凤凰家乡。周勇虽已在故乡之外生活、工作多年,但毫无疑问,喝过香甜、纯净的沱江水的他,会将沱江作为他精神地理上的营养高地,心驰神往,力求写出“最美的家乡”。
“《玉而为兰》语言比较成熟,能够吸引人读进去,人物形象饱满、生动,结构合理、牢实。”刘萧认为,周勇本人完全继承了沈从文、黄永玉等人的品格,字里行间心心念念的都是家乡凤凰,有很浓郁的乡情,对家乡有一种很深沉的爱,这种爱往往成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也成为他这么多年不断写作、不断出书的一种内生动力。周勇把对家乡深沉的爱付诸笔端,随时都在宣传家乡,为家乡凤凰代言。《玉而为兰》里面,写母亲、写父亲,写朋友,都是一些很平凡的人,有一种历史的记忆,故事都非常接地气,且非常感人。“这本书里,尤其是对家乡的书写,笔触细腻,大至一座山,小至一只杜鹃鸟,都成为描摹对象,充分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和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这是一个作家最应该具备的一种东西。”
凤凰县作协主席田仁华表示,周勇以散文为主,语言比较亲密、朴实,打动人,他早期的散文语言华丽一些,现在反而铅华洗尽,朴实、平易,书写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作为一个游子对家乡的回望。他的定位是大众,并给大众提供精神食粮,他端出的这份“家常菜”适合家乡很多人的胃口,他对自己文章的定位也对大家有参考价值。同时,周勇有自己的写作艺术,比如开篇比较讲究,亲情方面的抒情,以及对家乡风物方面的书写,是与沈从文、黄永玉先生对家乡的回忆一脉相承的。
凤凰县作协副主席杨凤举认为,《玉而为兰》蕴藏丰富的情感,含有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学识之广博。这也是其基本功深厚的体现:广泛的阅读、渊博的知识积累、方方面面的人物共情、高远的卓识和思辨力等。该书重于情而博于学识,读罢掩卷,心田里仿佛有春雨、夏露、暖阳、和风,很美很受用。
主持人刘勃认为,周勇是一个文字上的虔诚者、文学上的耕耘者、文学路上的追梦人,他用文字记录其生活点滴,承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直视其内心细腻丰富,与文学相伴,终身受益。他以质朴的文字,记录眼前平凡而美好的生活,赞美人世间温暖的乡情、亲情、友情。文章读来愉悦心灵,给人以感悟、使人振奋,让读者在文字里重温人间大美、洞见人间烟火。
读者刘伟认为,《玉而为兰》文字里饱含浓浓的乡情,写乡土美食尤其抓人眼球,读来倍感亲切。此书的魅力还在于作者敢于亮丑,因此很真实,读着里面的故事丝毫没有啰嗦、别扭之感,反而让人陷入沉思,感叹人生易变、生活之苦。
研讨会现场,其他与会人员还诵读了《玉而为兰》部分作品选段,并进行了交流发言。
来源:凤凰县作家协会
作者:吴玉辉 刘伟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