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融媒9月10日讯(通讯员 龙勇谢 龙永谢 龙星莉 吴银江 滕召文 江萌 吴银江)凤凰县有一群充满活力的教师,他们以满腔热情和不懈努力,在教育事业中绽放着自己的光芒。他们不仅在教学上追求卓越,还在班级管理、学生关怀和教育研究等方面表现出色。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家长和科任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的教育故事激励着更多青年教师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龙志钢:痴心一片终不悔 只为桃李竞相开。
龙志钢,凤凰县三拱桥中学教师,1966年生,1985年加入教师队伍,参加了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典礼,见证了四十载的教育变迁,始终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
在4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龙志钢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团结同事,服从安排,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领导与同事的认可,因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
40年来,龙志钢始终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专业文化水平,自学了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自修专业课程。他认为教师自身形象对学生的教育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也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工作中,龙志钢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每天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的人。给学困生辅导、与学生谈心,给学生及时的帮助,坚持询问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课间和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打篮球。
生活中的龙志钢乐观向上,常常以豁达的胸怀迎接每一天,在学生的心中,他是一个和善可亲的慈父,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感化学生,真心实意地爱护每一个学生。
天气冷了,龙志钢拿自己的衣物送给学生;饿了,他给学生下面条;病了,他背着学生去就医。对学生他是进行情感教育,他知道,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爱似良药,能医治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爱似火种,能点燃失望者对人生的光芒;爱似甘露,能轻洒学生那嫩嫩的心田。
龙志钢深知,只有用心去教,真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他们,才能让每个学生的内心真正地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对学生的教育需要耐心细致,用真心换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有成效。他科学地实施教育步骤,耐心走进学生的心田,使许多学生得以进步,到社会上能有作为。在学生心中,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既爱又怕的严师良友。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龙志钢的教坛生涯今年已刻上了四十个春秋的印记,他也从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者。他付出了许多,甚至是健康,同时也真正体会到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他热爱乡村的教育事业,热爱大山深处的可爱的山乡,更爱他的学生。他常说:“我选择了教师,一生无悔”。
徐梅:以爱育心,以行筑梦,点亮学生的未来。
徐梅自2012年8月踏上教育岗位起,始终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用智慧和爱心培育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自2020年9月调回山江学区以来,她将这份爱播撒得更加广泛而深远,她细心观察学生,及时察觉并引导他们化解情绪问题,用温暖的故事和贴心的建议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徐梅寓教于乐,创新教学方法。她将生活融入课堂,带领学生在校园一角开辟“小小农场”和策划“美食节”等活动;在班级管理上,徐梅实行“人人都是管理员”的模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在品德修养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涂朝群: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引路人。
山江学区的涂朝群老师,自2019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以其对教育的热爱和专业精神,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广泛赞誉。她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在2022年师德师风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在2023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暑假全员培训中被评为校“优秀学员”;在2022-2023学年中荣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作为班主任,涂朝群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进城务工家庭和父母离异的孩子。对于留守儿童,她组织学生定期与家长沟通,帮助他们保持与父母的联系,促进孩子们的亲情交流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吴香梅:用教育之光点亮学生的未来。
吴香梅,自2020年9月踏上教育岗位以来,一直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不仅担任数学教学工作,还兼任班主任,用她的热情和专业精神先后于2022年和2023年获得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2024年进入国培计划湘西州农村骨干分层分类教师工作坊进行研修,并多次在暑期培训中荣获“优秀学员”的称号。
吴香梅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她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家长和科任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吴香梅不断学习和反思,积极参与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吴蓥旋:青春献教育卓越铸师魂。
在山江学区,有一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教师,她就是吴蓥旋。吴蓥旋毕业于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专业,自2021年9月起在山江学区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她以一名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致力于践行高质量的教育,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在从教的三年的时间里,吴蓥旋不仅担任了初一至初三学生的生物和化学教学工作,还兼任班主任。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认可,2022年7月至9月,她参加的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中荣获优秀。在2022-2023年度,她执教的八年级生物学科被评为“优秀学科团队”,她本人也在那一学年度荣获县“优秀教师”和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吴蓥旋追求卓越,她的教学成果在2023年10月凤凰县秋季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她执教的课题《燃烧与灭火》荣获一等奖。赛后,她分享了她的教学心得:“作为老师,要心怀热爱,热爱学生,热爱岗位,也要热爱执教的学科。只有真正地热爱,才能在化学这一领域闪闪发光。”
2023年10月,吴蓥旋入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强师专项计划暨“1358+”青年名优教师,入选“教坛新秀”,并于2024年7月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京城问道,熔炼名师”的充电赋能培训。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她未来教育事业的期待。
吴姚贤:以爱育爱,书写教育华章。
吴姚贤,2023年起投身于教育事业,担任凤凰县山江学区八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吴姚贤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勤恳工作。2023年秋季山江学区集体备课活动中,她所在的团队作品《金色花》获一等奖。
吴姚贤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经常翻阅《跟着课文学写作》《优秀课题集》《初中语文这样教》等书籍。她精心备课,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2024年春季学期,她还担任该校初中文综教研组组长,组织教师观摩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在教育的征途上,吴姚贤与家长携手同行,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筑起港湾。她深知作为青年教师的责任,将继续怀揣对教育的热爱,不断学习和探索,做一个“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教育工作者。
杨小芳:躬耕杏坛沁芳华。
潜心耕耘育桃李,一片丹心写芳华。杨小芳,1979年生,1998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在26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她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成长,和睦相处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领导的信任,同事的赞许。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杨小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们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尊重学生人格并以诚相待。她深入了解学生,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的细微变化,处处为学生着想。
在杨小芳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也是她手心里的宝,她从来不会因为学生调皮、成绩差而歧视他们,反而更关心、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拾自信,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梦想和激情,拓宽他们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长期以来,她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校内各种规章制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示范,即使是平凡的小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捡起地上的纸屑垃圾、规范摆放扫帚等细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学生,让学生在正能量的感召下,阳光而快乐地成长。
刘金志:扎根乡村24载 守望杏坛育桃李。
在凤凰县山江学区,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用24年的春秋岁月,坚守在教育一线,默默奉献,他就是刘金志老师。自2000年9月起,刘金志便在山江镇的校园里,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苗区的人民和学生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5月19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五下午,山江完小幼儿园的放学时刻,发生了一件温暖人心的事件。当时,一位残疾母亲在接孩子时突然癫痫发作,在场的家长们纷纷围拢过去,场面一度混乱。刘金志见状,立刻冲上前去,在烈日下,他用自己的身体为这对母女遮挡阳光,他的身影如同山江镇的守护者一般高大。在刘金志的悉心照料下,母亲逐渐恢复意识,他又亲自护送她们回家,并向孩子的外公详细说明了情况,确保了她们的安全。
在2022年冬月下旬的连绵阴雨中,天气异常寒冷,在凤凰县山江镇凉灯村二组,有一位同学面临着家庭的困境,父母离异,父亲远赴浙江杭州打工,其与姐姐由年迈的爷爷照顾。在这样的日子里,刘金志老师在上语文课时注意到了这位同学身着单薄的衣裤,一件过大的红色外套,以及秋装牛仔裤,显得格外寒冷。尽管该同学摇头表示不冷,但细心的刘金志还是察觉到了他的不适。在数学课后,实习生吴琴老师急忙向刘金志报告该同学的状况。刘金志立刻行动,离开学校,为其精心挑选了一套棉质保暖衣裤、一双手套和一双棉袜。当该同学穿上这些衣物时,其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感受到了班主任如慈父般的温暖。
刘金志的教育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师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贡献,他的故事是众多教师默默奉献的缩影。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爱心,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快乐地成长。刘金志的教育精神正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吴大成:一家四代筑梦杏坛 放飞苗乡学子梦想。
“你的想法极其独特,老师已经被深深吸引了!”“老师特别期待你的表现,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一个惊喜?”……在一句句激励和启发的话语中,每个孩子的目光和思绪被他牢牢地牵动着,这是在他的课堂上最常听到的声音,最常看到的情景。这位老师便是凤凰县千工坪九年制学校小学部的语文教师吴大成。
200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吴大成便义无反顾来到千工坪九年制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彼时,在农村长大的吴大成虽然有着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的走出大山的激情和梦想,但是他最终没有像有些同学、朋友一样放弃教师选择其它职业,反而深深扎下根来,将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践行到底,把青春奉献给了千工坪镇这块热土,年复一年,无怨无悔。
小霞是吴大成班上的一名贫困生。她父亲早年干活时不慎留下伤病,行动不利索,严重影响生产劳动。后来父母离异,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每逢开学,小霞总是迟迟不来报名,吴大成就提着礼品前去走访,耐心做好她父亲工作,鼓励他让孩子读书,并承诺可以暂缓缴费。遇上补种疫苗需要缴费时,吴大成则鼓励她一定要接种,并为小霞垫付费用。每当发现小霞把作业本写得满满当当,甚至写到作业本封面时,就掏钱为她购买新作业本……在当小霞班主任的三年里,吴大成总共为她垫付了千余元费用,尽管他那时只有五、六百元的工资。
吴大成善于发现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热心提出解决办法。部分学生喜欢在课间避开老师上楼顶追逐打闹,在楼梯转角处解手,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助长了不良卫生习惯。学校多次将通往楼顶的门板封住,而个别学生总是趁老师不注意一而再,再而三将门撬开,偷偷跑上楼顶玩,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吴大成提出将门障设置在过道边上,消除视觉盲区,这样一来,问题得到了根治。
在20多年的农村教育实践中,吴大成磨炼出了一个农村教师应当具备的本真。2015年至2022年,吴大成先后在凤凰县千工坪学区教科室、教务处从事学校教研、教师培训管理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每当别人问他为何要如此执着时,他总是无比自豪地说:“我家中几辈人都是教师出身,太爷、爷爷、父亲都曾立过三尺讲台,都曾为教育事业尽过心,用过力。耳濡目染,我深知农村是教育的薄弱地带,如果因为我的坚守能为农村家庭多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来,那对农村家庭,对农村孩子来说将是莫大的幸福。几辈人是这么做的,我也应该这么做,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作为农村教师的我最大的价值。”
来源:凤凰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勇谢 龙永谢 龙星莉 吴银江 滕召文 江萌 吴银江
编辑:龙玉竹
本文为凤凰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