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凤凰县委组织部 胡湘玉
每年岁末年初,全国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都要利用这段农闲时节,开展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弥补理论空白,疏通思想堵点,提升能力本领。然而,一些地方在开展党员冬春训时缺乏思考,要么是内容过于“高大上”不接地气,要么是途径单一“照本宣科”,本来是党员群众一次难得的“补给”,却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说教”,让人敬而远之,最终难免以党员不愿参与,培训“走过场”而草草收场。
要激发党员培训“食欲”,备好“食材”是前提。“食材”决定味道,质量决定品质。“冬春训”大餐要做得有滋有味,烹饪出“美味佳肴”,基层党组织还得在用心用情上下功夫。要校准党员冬春训培训目标,在既能实现组织意图又能让党员受惠的范围内挖掘培训内容。要善于从组织供给侧找,将党的创新理论创造性地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接受、愿学习、能理解的知识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的理论。要精于从需求侧挖掘,认真研究农村党员“需求”,针对青年党员、困难党员、老党员等不同人群,适当安排一些农业技术、市场营销、文体表演等与党员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授课内容,广大农村党员看到培训“菜单”后,就能激发“味蕾”,提升“食欲”,实现由“要我参与”的被动变成“我要参与”的主动转变。
抓住党员培训“胃口”,找准“炒法”是关键。如果不会“翻炒”,再好的食材也没有价值。从“食用”的对象出发,要考虑到农村党员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弱、流动情况多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要打通“上下课堂”,让优质资源流到一线,要积极对接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寻求帮助,推动各类党员教育资源融入实际、直达基层,有效提供优质多元的学习供给。要打造“空中课堂”,充分发挥智慧党建云、微信等线上平台,建立党员“云”管理机制,以线上送学、集中联学,实现党员及时学、随时学、共同学,确保人人“不失学”。要因地制宜打造“实践课堂”,针对技能技巧宣讲,要多以直白、简单的方式讲述、演示,注重到田间地头以通俗易懂的乡音俗语进行授课,让人一听就明、一看就懂、上手就会;找准了农村党员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就找到了最优的宣讲办法,就能炒出党员最“熟悉”的味道。
要促进党员培训“消化”,规范“吃法”是保障。在实践中,一些农村党员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不能按时完成冬春训任务,学习成效不够明显。冬春训要真正入脑入心,要在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上想办法,明确培训的时间、内容、方式和要求,培训课程既要保证内容充分性,又要避免影响党员的正常生产生活。要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对党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对于违反纪律的党员,要及时谈话提醒。要注重培训成果转化,加强跟踪调查,了解党员在培训后的工作表现,总结好经验教训,为下一轮培训提供参考。对于优秀党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发挥示范作用的积极性。
总之,让“土味”冬春训“要想让味道”更走心,就要紧紧围绕党员的需求和实际,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使广大农村党员在冬春训中真正受益。
来源:中共凤凰县委组织部
作者:胡湘玉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