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团圆时刻,来到1053名孤儿的“家”|相对论




“原本,养父去世后,我可能初中就辍学了,不知道现在会在什么地方打工。”

——阿宝,大三学生

“过年?外婆家过一天,伯伯家过一天,我感觉哪里都是家……但说实在的,我没有家。”

——小贾,大一学生

“怎样做一个对孩子来说好的父母?生而不养,很不负责任。”

——小熊,研一学生

17:07

春节前,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在长沙见到这三位在校生。不细聊,很难想象,他们是带着怎样的人生之「缺」,一路长大。

这份「缺」,也让他们产生了交集。在「回家团圆」的日子,栏目组跟着他们,先回到一个共同的「家」。

这个家,是一座「园」。

「缺」与「园」

“我们园里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对外面的世界很胆小、很惧怕。”

湖南湘西州,武陵山脉贯穿全境,下辖七县都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九年前,经民政系统摸排,全州孤儿共1891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5倍。

一场漫长的人生扶助计划,从一栋5层建筑里生长起来。

2015年,湘西州政府设立慈爱园,实行散居孤儿集中养育,成为当地第一所专门的孤儿服务机构。全州第一批102名散居孤儿,在这一年夏天入园。

当时,小贾和小熊就在其中,一个11岁、一个15岁。他们的集体生活记忆,是从每天早上的辅导员叫早声开始的。

“到点了,起床了,石XX,起床了,洪XX,起床了,朱XX,周XX,起床了……”

一个个名字,在三四五层接连响起,从初中到小学,再到幼儿园。



“天冷,穿厚一点衣服”,“打开窗帘,打开窗户”……想象一下,接下来,辅导员阿姨有哪些事要忙?

穿衣服、发袜子、洗漱、打扫、排队擦香,用大盆冲奶粉、监督孩子不挑食,还要帮孩子准备一道菜、带去学校参加 “美食节”……

还有很多生活细节,辅导员一一记在交班本上。



“要换的衣服,给XXX了。”

“XXX,吞口水痛,明天给他领点药。”

“XXX,要剪头发。”

“XXX,虎牙松动,尖牙从侧面长出来了。”

天色,一点点变亮。孩子们坐上校车,走上一个普通家庭孩子成长所经历的日常轨道。

普通,对他们来说,就很不易。



“小时候,有没有受过欺负,因为你的家庭?”

“有,说我没有父母,是一个孤儿。我会选择走开或者是不作声,任由他去说。”

“我直接骂回去,一个打她们三个。没打赢,然后躲到一旁哭。”

如今,她俩都已长大,成了弟弟妹妹眼中的榜样。她们也最知道,「胆小、惧怕」甚至「敌意」,是弟弟妹妹们必须过的一道坎。

“有的孩子完全不敢与人接触,吃饭的时候,我们全部去找他,结果他就躲到柜子里面,或者是床底下”……还有原生环境中带来的习惯,“哭,闹,吐口水,骂脏话,学校老师很是头疼……”要过这道坎,园里得一个个打开孩子们的心。

“淋浴”,是小贾进园的“第一印象”。



她这样解释“亲人”的感觉——“教我们一些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不会的事。”

从「园长」到「薇妈」

“你脑袋是不是包铁皮了,你去搞这个?”

善意的骂声还在耳边。在接下慈爱园创园园长的工作前,张薇是州社会福利院的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同样是州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区别在于,“一听说有100多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吓坏了,我能力有限,干不了。”

开园前两年,张薇的确几度“崩溃”。开园第一天,“孩子哭,年轻的辅导员也跟着哭”,包括厨师和门卫,26个员工都没见过这阵仗,“头都炸了”;开园后,有孩子半夜从三楼剪开防盗网,偷跑出去上网;园门口有条河,夏天的晚上她总睡不着,“怕孩子偷偷下河”,必须派人巡逻……

也正因此,慈爱园从一开始就伴有争议。

2010年,我国制定了孤儿最低生活费标准。在湘西,标准已从当时的月均270元,增长到如今的月均超千元。吃穿有保障,为什么还要去搞这个“集中养育”?

也许,你还记得那个“1.75倍”。

过去的湘西,“缺医少药、因病死亡的人多;在外务工,做脏活、累活、险活,务工事故多;村寨两三米宽的泥巴路,发生交通事故几率大。”

回忆起当时的决策,慈爱园的推动者、时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武长说,要做到精准扶贫,党委政府必须把弱势群体保障好、把孤儿保障好,否则就是失职……“生活费,只能供吃饭,但要斩断代际贫困,孩子要读书,要受教育”。

他认为,把大山深处的散居孤儿聚在一起,是最适合湘西的办法。



张薇的手机里,存着园里每一个孩子的照片。她家访的路,遍布湘西。“征得本人和监护人同意”,是孩子入园的必要条件。

一开始,很难。“当时还没脱贫,很多家庭住在大山里,房子漏风,我都想象不到他们冬天怎么住”“路又陡又滑,全部是泥沙,两边的草,开窗全都伸进来了”……在古丈深山,记者和张薇一起,走进小向家的木房子。

她是2015年首批入园的孩子,现在读大二。母亲生下她就走了,杳无音讯,父亲后来在外务工时因脑溢血去世。童年的小向,待在奶奶打猪草的背篓里,“没时间管,头上长满虱子”。但奶奶知道,得让孩子上学,把小向送去了慈爱园。

半年后,小向头上的虱子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我们教不好,有他们的帮助,给我教一个乖乖的女孩,大学生了。”

小向对张薇的称呼,也早已不是园长,而是「薇妈」。

「后盾」

阅读室里,四位辅导员阿姨,十个高中生。每周末,住校的高中生回到慈爱园,得找阿姨们谈话。选文理科、选学校、选专业……在这里,人生的每一步,有人商量。



小洪是湘西州最好的高中——民中的高一学生,他的辅导员曹微起了急:“他初一初二成绩不是特别好,初三一年特别加油,现在状态又回到了初一……我想他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

彭武长的设计是,“让他们读自己适合读的书”,成绩一般的孩子,学技术、学技能。

当年的彭武长,除了“讨钱讨政策”,也讨教育。

他前后联系了12所职业学校,一次两次跑上门拜访,一是「招生上的支持」,二是「减免学杂费」,更重要的是解决「今后孩子们的就业」,“要走向社会,这个小孩就搞好了。”

九年过去,湘西州已建起8座慈爱园,覆盖所有县市,集中养育了1053个孩子。有人考上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也有人当了兵,还有人回到州福利院工作。目前,还有649名孩子在园。

小熊是州慈爱园的第一个研究生,考研复试前压力很大。张薇专门去长沙住了几天,陪她备考,“她学她的,我忙我的,就是让她有个定心丸。”小熊看书时,张薇也在想后路,“如果考不上怎么办,有没有可能调剂,但我不能告诉她。”

如今,在长沙理工大学的教室里,小熊告诉记者,“我觉得一个家庭能带给你的东西,慈爱园都会给你。”

“你觉得家给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记者问。

“它可以一直做你的后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

作者:央视新闻客户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