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赶场+农村直播电商”新业态领跑全州

图片13.jpg

走访现场

图片14.jpg

伍正文夫妇介绍打包环节严格品质筛选

凤凰新闻网5月16日讯(通讯员 张祖英)激发需求行动是今年由商务部门牵头的重点工作,省、州、县各级行动实施方案中,都将推进数商兴农、直播电商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纳入丰富业态引领消费部分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凤凰县“佬苗家三妹土特产”在直播电商垂直赛道中细分领域,于全州率先开创“赶场+农村直播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上成效突出。

图片15.jpg

工作室内分工明确

“他山之石”不可靠,凤凰儿女霸得蛮。

“一开始我们也没想过要自己开直播,更别提赶场直播带货了……”在凤凰县商务局工作人员走访过程中IP运营者落潮井镇牛堰村副书记伍正文告诉大家,“卖初级农产品很难的,网红主播他们看上的都是那些标品,加工出来一袋一袋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这些农产品网上带货风险很大,售后比较麻烦,当时也找了好几个主播,求这个也不肯,那个也不肯,再卖不出去产品就都烂在手上了,我们就想着说自己试试……”伍正文与农村直播电商的故事始于2023年10月前后,后疫情时代下销售难的问题还困扰着牛堰村,当时正值农田换耕之际,大量猕猴桃滞销,渠道打不开就意味着村民们一年的辛苦都会打水漂,此情此景下伍正文及其妻子决定自己注册账号在抖音平台上带货。

“红心猕猴桃不愁卖,我们卖的是别人都不敢卖的绿心猕猴桃。”一开始直播间内的选品非常单一,只有猕猴桃。为了破解选品难题,伍正文夫妇把目光瞄向了乡镇五天赶一次的集市,在那里可以快速全面的了解到每个村的农产品情况。从此开启了每天早上四点起床赶路去集市,中午回家打包发货的直播生活。伍正文成为全州唯一一个专注农村直播电商的村主干,其账号也成为全州第一个做“赶场+农村直播电商”的自媒体账号。创业伊始,没钱请人帮忙就全家一起动手,经常到半夜十二点甚至一两点才忙完。咬牙经历了新账号流量少而销量不高的阶段之后,有一个晚上仅一场直播卖出一万多单产品,伍正文夫妇终于松了口气,事实证明自己带货是可行的,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图片16.jpg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新鲜土豆

山水林田大舞台,集天时地利人和。

感受人间烟火,是伍正文夫妇给自己运营账号的定位。“我们做直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我们的农产品卖出去,也没有想很多去搞什么策划,主打真诚与真实,网友们也感受得到。”因而直播场景搭建也很简单,赶场直播时取天光采集市景,农田换耕时到田头直播,山水林田自然风光就是大舞台。据了解,他们的客户群体遍布全国各地,目标市场及目标客户人群大致锁定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30~50岁人群。这类人群对于非转基因、绿色、天然、无公害农产品有着大量消费需求,高山里辛勤种植的农户也满揣生产销售需求,“佬苗家三妹土特产”充当了沟通二者的桥梁,因而成就了它的发展。“有的外地人没见过我们的产品,很多北方网友在直播间和我们说以前以为都是大棚里种出来的菜,没想到是在高山里这样长的,就感到很稀奇,也更愿意购买。”其妻子说。目前直播品类已经丰富为猕猴桃、莓茶红薯、花生、黄豆、干辣椒、土豆及以前少人问津的板栗等多种农产品,市场上贩卖的农户对于伍正文两口子的到来都表示热烈欢迎,赶场直播让他们干劲更足,收入更稳定。

图片17.jpg

农产品整箱待发

星光不负有心农,辛勤努力结硕果。

“现在牛堰、阿拉、山江、麻冲甚至是贵州与我们交界的乡镇的农产品都是整车送过来给我们卖,作为村干我最开心的是亲眼见证了因为自己直播带货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地区村庄的荒田复种……”半年多以来,伍正文夫妇管理抖音账号总粉丝量30万,短视频总播放量5000万,月销售额达100万元,直播两小时出单量稳定在2000单左右,解决当地老百姓就业60人,间接带动工作岗位200人,年包裹收发量50万个。为1000多个家庭及村集体产业,解决了种植产品的滞销问题(如猕猴桃产业、生姜种植、折耳根种植、红薯种植、花生种植、家禽牲畜养殖产业等)。

4月28日,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开展场景焕新等网络主题促销,打造一批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商扩消”行动的重要内容。伍正文夫妇的赶场直播扎实走在了时代潮头。这场赶场文化与农村直播电商的碰撞下爆发的璀璨“烟火”与镇上集市、田间地头的“人间烟火”交相辉映,正持续为凤凰县“山珍”们照亮远行路,为凤凰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点亮“指明灯”。

来源:县商务局

作者:张祖英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