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信法庭
法庭党支部微党课《我们为何而努力》
法官用苗语进行纠纷调解
在苗族“四月八”跳花节现场开展“拒绝高价彩礼”法治宣传
邀请州人大代表、妇联工作人员在婚姻家庭调解室对家事纠纷当事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隆琴诉前联调工作室”在吉信法庭揭牌成立
携手省人大代表隆琴(左一)开展涉未成年人家事纠纷走访活动
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庭审
凤凰新闻网10月25日讯(通讯员 吴先丽)凤凰县人民法院吉信人民法庭地处凤凰县北端,辖3个乡镇共58个村、3个社区,总面积394.8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其中70%以上为苗族同胞,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区。2023年以来,吉信法庭在州委政法委、县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12345”解纷工作法,全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努力绘就聚民力、化民纷、解民忧、惠民生的民族地区新“枫”景。
始终坚持“一个引领”。把党建引领作用贯穿始终,落实在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突出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的职能定位,按照“支部建在庭上”的要求设立了党支部,明确要求把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作为全院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品牌,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2023年法庭支部以发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为主题的微党课《我们为何而努力》荣获全省法院二等奖。2024年,法庭党支部被表彰为“凤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着力打造“两个品牌”。根据吉信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民族习俗对群众思维行为的深度影响作用,着力打造纠纷调解汉语、苗语“双语相通”,法律、习俗“两规相融”两个品牌。配备了双语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针对仅会苗语的当事人群体,积极用苗语进行诉讼,确保苗族群众诉讼全天候、无障碍。近年来共开展双语调解300余次,双语庭审50余次。双语法官吴金星拥有20余年的苗区办案经验,不仅是苗族群众口中的“玛汝”(苗语:“好”的意思)法官,也是荣获“全省法院办案能手”称号的明星法官。充分尊重苗族习俗在社会管理、交往中的影响作用,对诸如家庭财产中的“苗族银饰可作为传家宝”“遗产一般留给小儿子”等习俗,以及苗族群众“喝血酒”发誓在证据使用中的影响力等等,大力探索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考虑并尊重习俗的影响力、约束力,提出合理方案,促成双方当事人快速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实现案件办理“法理与人情”“法律与民俗”的有机统一。在审理禾库镇龙角村村民吴某甲起诉吴某乙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一案中,充分运用乡贤介绍的苗族“喝血酒立誓”的习俗,促使一方当事人承认了有肢体冲突的事实,帮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突出三类重点案件。把当前苗族地区农村较为突出的高价彩礼、婚姻纠纷、邻里家事纠纷作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重点。明确了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首问负责、限期调处的工作要求,确保矛盾纠纷不拖延、不激化。去年来,与镇政府、司法所等在苗区“边边场”开展“拒绝高价彩礼,弘扬婚嫁新风”系列宣传活动30余场。今年又在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万人跳花节现场,开展了声势较大的“拒绝高价彩礼”法治宣传活动。就这三类重点案件,编写印发《服务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500余册,发出“靶向式”司法建议4篇,并推行“诉讼风险提示书+案例库”工作模式,助当事人精准评估诉讼风险,诉前化解纠纷40余件。基于吉信法庭近年来离婚纠纷占比达50%以上这一情况,在受理该类案件时把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未成年人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今年国际家庭教育日当天,邀请州人大代表、妇联工作人员共同向两起家事纠纷案件当事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及全州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督促家长“依法带娃”。
夯实“四个平台”。全力摸索创新以党委政府主导、法庭主持、有关单位和部门参与的大调解格局。根据工作实际,组建了“两所”+法庭、村(社区)+法庭、民政妇联+法庭、代表委员+法庭四个调解平台,合力开展对辖区矛盾纠纷快速、权威、有效的调解处置。截止目前,联合县民政、妇联等部门在58个村设立了婚姻家庭调解点,调解点设立以来,辖区婚姻家庭类案件同比下降10%。同时与镇妇联、镇司法所等联合建立委托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工作机制,三方合力化解家事纠纷33件,案后回访7件。在法庭内设立了以湖南省人大代表隆琴命名的“隆琴诉前联调工作室”,设立以来隆琴共参与化解纠纷21件。2023年以来,向镇、村、社区委派化解民间借贷纠纷30余件,皆在村级得到化解。向派出所、司法所委派相关案件共计129件,成功化解111件。
联合“五种人”。立足组建大部队、致力大调解,在辖区发展、联合了一支由司法员、村主干、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和苗族乡贤能人“五种人”组成的调解队伍,利用他们熟悉村民常用法律知识、社情民意、民风民俗等特点,赋能人民调解工作。截止目前片区共有以上“五种人”277人。法官与辖区58个村、3个社区建立“一对一”联络,推动实现村(社)区吹哨、法官报道。同时,以“法治入村”“专题培训”“个别指导”等方式,在禾库镇、筸子坪镇和吉信镇面向“五种人”开展“村集体经济涉诉涉法答疑会”“诉前调解培训会”等培训。2023年以来,法庭联合“五种人”诉前调解纠纷300余件。
展望未来,吉信法庭将继续发挥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面向农村贴近群众的优势,充分利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司法水平,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来源:凤凰法院
作者:吴先丽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