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名记者百村百企行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水云:土家织锦传承与发展的传奇

图片26.png

凤凰新闻网10月31日讯(记者 黄文渊)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土家织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叶水云,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用她的一生书写着土家织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的壮丽篇章。

叶水云出生在湘西这片充满神秘色彩和浓郁民族风情的土地上。湘西,是土家织锦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山水、民俗孕育了土家织锦独特的文化内涵。自幼,叶水云就对土家织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长辈们的织机声和五彩丝线中,她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土家织锦是土家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用于制作服饰、床单等生活用品,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土家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叶水云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开始了她的学艺之路。

起初,学习土家织锦并非一帆风顺。土家织锦有着复杂的工艺,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图案的构思,再到织机上的一梭一线,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湛的技巧。叶水云从最基础的识别丝线、熟悉织机开始,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坐在织机前,不断地尝试和练习。她观察老一辈织锦艺人的手法,虚心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她逐渐掌握了土家织锦的基本技艺。

图片27.png

随着技艺的日益成熟,叶水云开始深入研究土家织锦的图案和文化内涵。土家织锦的图案丰富多彩,有反映土家历史的“摆手舞”图案,有象征着对祖先崇拜的“八部大神”图案,还有取材于自然万物的花鸟鱼虫等图案。叶水云深知这些图案是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在传承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创新。她将现代的审美观念与传统图案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些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图案。例如,她在传统的花鸟图案中加入了一些抽象的几何元素,使图案更加富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在土家织锦的发展过程中,叶水云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的土家织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机器生产的纺织品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大规模的产量迅速占领了市场,土家织锦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逐渐被边缘化。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对土家织锦这门古老的技艺不再感兴趣。面对这种困境,叶水云没有放弃,她积极奔走,努力寻找土家织锦的发展之路。

图片28.png

她意识到,要让土家织锦重新焕发生机,必须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于是,她开始参加各种文化展览和民俗活动,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展览中,她亲自向观众介绍土家织锦的历史、工艺和文化内涵,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到土家织锦的魅力。她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土家织锦。

同时,叶水云还积极开展传承工作。她回到家乡,在当地的学校、社区开设土家织锦培训班,免费向年轻人传授织锦技艺。她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培养孩子们对土家织锦的兴趣。在她的努力下,许多年轻人重新认识了土家织锦这门古老的技艺,并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来。

图片29.png

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叶水云抓住机遇,将土家织锦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在湘西的旅游景区,游客们可以看到土家织锦的现场演示,还可以购买到叶水云及其弟子们制作的土家织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游客们喜爱的旅游纪念品,也成为了宣传湘西文化、宣传土家织锦的重要载体。此外,叶水云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和宣传。她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将土家织锦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图片30.png

如今,土家织锦在叶水云的努力下已经有了全新的发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土家织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多次在国外展出,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在国内,土家织锦已经成为了湘西地区的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的技艺。而且,随着传承队伍的不断壮大,土家织锦的创新发展也有了更坚实的人才基础。新的图案、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土家织锦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社会。

叶水云用她的一生诠释了对土家织锦的热爱和坚守。她不仅传承了这门古老的技艺,更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土家织锦必将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凤凰新闻网

作者:黄文渊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