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员声音 | 李文彦:关于加快发展新型文旅业态实现凤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图片1.jpg

近年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受益于经济增长、教育普及、产业升级以及交通的改善,旅游市场消费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需求从看山看水看风景转向“赏美景、品文化”,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体验”和“情绪价值”,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缺不缺”转向“精不精”。这种变化,倒逼着文化旅游供给必须从简单的数量追求转到品质追求上来,也标志着传统观光型旅游业已经进入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凤凰古城作为一座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如何面向市场、面对时代,深入提炼、挖掘文化资源宝库,加快发展新型文旅业态,向世界讲好凤凰故事,是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有以下建议:

一、提炼在地文化 融合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人文艺术民俗之城。202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湘西州也提出了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凤凰古城文旅融合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文旅融合国际化发展,必须提炼在地文化的国际代表性。因此在凤凰文旅融合国际化发展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其中的“文”,应该包括以沈从文先生为代表的人文精神,以黄永玉先生为代表的艺术成就,以凤凰古城为代表的民族交融汇聚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三者都享有国际盛名和声誉,并为全世界所普遍认同和称赞,是凤凰古城宝贵的核心文化财富。为了让这些宝贵文化资源转换成凤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做到两个融合。一要盘活古城核心资源。用足绣花功夫,通过“人文之路”、“艺术之境”、“历史之门”等多主题空间打造,传承文化基因,保留城市记忆,拓宽凤凰文化旅游的功能边界,打造凤凰文旅新内容;二要用好人文艺术建筑。包括凤凰文学馆、凤凰艺术馆、凤凰博物馆等地标性公共建筑,构筑面向世界,对话未来的凤凰文化基础设施。三要举办高质量活动。通过举办凤凰国际文学奖、凤凰国际艺术周等高品质内容、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夯实凤凰人文艺术之城的内核,扩大国际知名度及美誉度。

二、深度活化历史古建、打造主题鲜明文旅消费特色街巷及街区,推动CITY WALK (古城漫步)文旅消费新业态。历史古建及街巷不仅保存着城市的珍贵记忆,浸润着古城的温度,更是古城更新发展的深厚土壤。上海武康路,长沙潮宗街,成都锦里、宽窄巷子,苏州平江路等都是当地文旅消费的名片和亮点。凤凰古城拥有不少未充分活化及利用的历史古建,散落在古城沉寂的街巷:文星街走出了熊希龄和黄永玉,拥有文庙、天主教堂、陈家祠堂等多元文化历史建筑;回龙阁准提庵黄永玉手绘壁画养在深闺人未识;三王阁社区文脉相传,古井依旧,人间烟火气十足;南门口、半边街、十字街等街区气质各异,耐人寻味。这些古建和街巷是凤凰古城的基础细胞和动脉血管,但目前普遍存在同质化、业态扁平、街区活力不足等问题。以前旅游的载体是自然和人文的景区、景点,现在旅游是“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我们已然熟悉的古城,需要用新世代的视角,重新去认识,要让组成古城的细胞和血管在文旅融合情境下,在科技的推动下,在新消费业态的激活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焕发出新的光彩和生命。

三、创建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高品质度假产品。凤凰创建5A级景区之后,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过去以景区为核心产品的概念,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要素都围绕景区配套要素展开。度假产品的提出,是六大要素一体化构成的综合型度假内容。无论是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还是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其核心都离不开高品质旅游度假产品的打造和开发。对凤凰而言,寻找和开辟旅游度假区这个全新赛道,实现文旅转型升级,显得至关重要。建议深耕长潭岗发展片区,依托传统村落,政府先期投入,联合社会资本,以打造高品质旅游民宿集群为切入,立标打样,筑巢引凤。

来源:凤凰县政协办

作者:凤凰县政协办

编辑:黄文渊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