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苗岭春晖:一肩担起百家暖 两面锦旗映初心


72.png

龙满亮赠送锦旗

73.png

龙荣仕赠送锦旗

凤凰新闻网3月6日讯(通讯员 龙磐 麻建国)深冬的牛堰村,寒风裹着暖意。村民龙满亮捧着锦旗走向村部,缎面上“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金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村支书吴桂菊站在檐下,眼角微湿,笑容温润。掌声与欢呼声中,她蓝布衫的一角被风轻轻掀起,仿佛载着整个村子的温度。

脚印丈量冷暖 初心捂热寒霜

2020年上任起,48岁的吴桂菊便以村为家。天未亮时,她踩着露珠挨家敲门;夜色深时,村民窗棂间仍晃动着她的剪影。粗布衣兜里总揣着几颗哄孩子的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百家难:“龙叔家危房要加固”“吴婶的降压药该买了”……政策宣讲时,她将文件术语化作田间俚语;调解纠纷时,一杯热茶、几句软话便化开邻里心结。村民念叨:“瞧见吴支书的蓝布衫,心里就亮堂。”

银饰舞新韵 山歌唱振兴

“富了口袋,更要富精神。”吴桂菊常挂在嘴边。每逢“六月六”等苗家节庆,她总换上靛蓝百褶裙,领着妇女们在晒谷场翩跹起舞。银铃叮当,彩绸翻飞,古老的山歌被她们唱出时代新调。从非遗展演到州舞蹈大赛,这支“娘子军”捧回的奖杯摆满文化站橱窗。更难得的是,留守妇女们从灶台边“舞”进了果园——剪枝疏果时笑语盈盈,猕猴桃香混着苗歌飘向山外。

雪中送炭 破局困顿之家

龙满亮家的门槛被吴桂菊踏得发亮。夫妻残疾、老母久病、儿女求学,愁云笼罩着这个家。她东奔西走:为夫妻办下残疾证,替孩子申请助学金;深夜送高烧患儿就医,开车送过敏病人治疗;申请低保、争取务工补贴……春节前夕,龙家七旬老母攥着她的手说:“菊啊,木汝瓜(苗语:你太好了)!”炕头的腊肉香混着泪水的咸,在寒夜里氤氲成暖。

孝心接力 点亮暮年灯火

另一面锦旗来自龙荣仕家。老两口多病缠身,聋哑长子务工艰难,孙女学费无着,孙子入职困难。吴桂菊连夜敲定帮扶方案:替龙志宇联系外地工作,为孙女春美申请六千元助学金,帮孙子昌杰提供就业信息。危房改造动工那天,她扛着米油上门,见龙荣仕颤巍巍端出珍藏的野蜂蜜水,眼眶倏地红了。“有吴姐惦记,我扛水泥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次子志亚在工地感激说道。

如今,村部墙上奖状渐密,吴桂菊的旧挎包却始终装着软糕、绘本。晨雾中,她深一脚浅一脚踩过田埂;暮色里,文化广场的太阳能灯逐盏亮起,映着妇女们新编的《乡村振兴舞》。有人问起坚持的缘由,她抚着胸前的党徽轻笑:“乡亲们把心捧给我,我总得捂热了还回去。”

山风掠过苗岭,将这句呢喃卷向层层梯田。村头老槐树的年轮里,又悄悄镌下一圈春晖。

来源:凤凰县落潮井镇

作者:龙磐 麻建国

编辑:田丽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