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现场
凤凰新闻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戴南京)5月8日,凤凰县沱江镇水打田乡天堂村田间地头机器轰鸣,插秧机穿梭于平整的水田之中,所经之处秧苗成列,青翠挺立,引得周边村民驻足观摩。这场机械化插秧现场作业,成为当地推进春耕生产、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机械化育秧不仅让秧苗根系更健壮,还能实现省种省肥、节水节田。"县农机事务中心负责人姚本慧在现场介绍,今年采用的智能化流水线育秧技术,通过基质自动填充、精准覆土等工序,仅需4秒即可完成一盘标准化秧苗生产。大棚内安装的温湿度智能调控系统,确保14类水稻品种的7500亩秧苗均匀生长。
在春耕现场,农机手正操作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机匀速行进。机械臂精准起落间,一盘盘秧苗通过传输带整齐植入田间,日作业效率是人工插秧的30倍。据测算,机械化作业每亩可节省人工成本200元,减少种子损耗10%,早稻亩产预计增收8%-10%。
"我们每天巡查大棚4次,监测发芽率、病虫害等12项指标。"中心副主任刘勇军展示着工作日志,记录着秧苗从催芽到移栽的全周期数据化管理。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模式,当地已形成机械化育秧、智能化管护、标准化移栽的完整生产链条。
从"弯腰弓背"到"铁牛"驰骋,天堂村的春耕图景正是我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缩影。目前全县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70.85%,通过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传统农耕正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凤凰县农机事务中心
作者:戴南京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