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坪早蜜椪柑

采摘椪柑

池坪早蜜椪柑
凤凰新闻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 胡欢 田江鸥)11月,凤凰县水打田乡池坪村的千亩柑橘陆续进入采摘期,金黄果实点缀满山翠绿,沉甸甸的硕果压弯了枝丫,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甜果香。
果园里,果农们背着背篓、拿着果剪,穿梭在果树间忙着采摘柑橘、挑拣果子、装筐入篮、运送上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旁边的满筐金橘承载着果农们一年的辛勤付出与收获希望,“丰收与采摘”绘就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秋日盛景。
水打田乡位于凤凰县东南部,这里气候宜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在本地生长的柑橘果色油润、果型圆美、口感甜度高。近年来,池坪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引导村民进行柑橘品改,大力发展引进新型品种“早蜜1号”。如今,池坪村柑橘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扩展到现在的千余亩,品种也从单一的本地椪柑发展到早蜜、淮橘、锦蜜、血橙等多个品种,实现了“橘园有果摘、果农有收入”的产业格局。截至目前,池坪村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800亩,预计年产量达900吨。
今年,池坪村的柑橘迎来大丰收,高品质果实产量预计可达150万斤以上。其中,试点品改的血橙、锦蜜各30亩,精品“早蜜1号”250亩。池坪村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的“早蜜椪柑”具有“成熟早、糖度高、口感脆甜”的显著优势——每年11月初即可上市,比普通椪柑早15-20天,糖度却比普通椪柑更高,果肉细腻无渣,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近年来,水打田乡党委、政府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将椪柑产业作为“一乡一品”主导产业培育,通过改良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成立专业合作社,逐步扩大椪柑种植面积。运用提供技术支撑、搭建销售平台等举措,为柑橘产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当下,为破解农产品“卖难”“价低”问题,水打田乡聚焦“互联网+农业”转型,将电商平台作为拓宽“早蜜椪柑”销路的核心抓手,让水果商统一收购和“水田山货”直播售卖两种模式相结合,打出一套集宣传、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组合拳”,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网络平台。水打田乡立足本土资源,积极探索“非遗+直播卖货”的销售新路径。在“春节”文艺汇演、“二月二”茶灯文化节、“11.6”湖南省文联志愿服务演出等大型活动现场,专门设置电商直播销售角,实现“直播-下单-包装-发货”24小时内完成。今年以来,全乡累计开展乡内电商集中直播3场,覆盖果农、返乡青年80余人次。主播们通过直播镜头,向网友生动介绍水打田乡本土的优质农产品,吸引了大量线上订单,不少农产品很快便销售一空,实现了“提篮叫卖”到“云端热销”的迅速转型。
提升产品附加值树立品牌。与“水田山货”电商直播销售加强品牌合作,椪柑网络外销统一采用简约环保的包装,突出“武陵山深处阳光果”“富硒早熟蜜橘”等特色卖点,邀请专业人士前往产业基地采风手绘宣传海报,并通过短视频展示果园实景、果农采摘过程,用心用情讲好“椪柑产业发展的甜蜜故事”。同时电商销售的加盟还带动了包装印刷、物流运输、农资服务等关联行业,仅在椪柑采摘季,全乡就新增临时就业岗位200余个。
小小柑橘,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随着千亩柑橘的成熟采摘,池坪村正以柑橘为媒,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一颗颗金黄的柑橘,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甜蜜果实,更是村民们迈向幸福生活的坚实依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电商+农业’模式,一方面加强与网络推广平台的深度合作,拓展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开发椪柑深加工产品(如椪柑果汁、果脯、罐头等),提升产业附加值。”水打田乡党委书记龙霞表示,“要让‘早蜜椪柑’不仅成为群众的‘致富果’,更成为水打田乡乡村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
来源:凤凰县水打田乡
作者:胡欢 田江鸥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