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融媒11月24日讯(记者 张程前 徐智滔)11月23日,凤凰县禾库镇的藏红花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藏红花种球种植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专家俯身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球处理、种植操作等关键技巧,为当地藏红花种植筑牢 “科技后盾”。

朱军向村民细致讲解种球处理与种植操作。
在种植现场,作为禾库镇藏红花种植的技术指导,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院的副院长朱军,此刻手里拿着藏红花种球,向围在身边的村民们细致讲解种球处理与种植操作,然后把种球放入挖好的土沟中,再覆上一层薄土,用手轻轻压实,为村民们做出标准示范。

村民种植藏红花种球时配合默契。
田间的其他村民也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有人手握钉耙,娴熟地翻动土壤,将板结的土地梳理得疏松平整;有人在田垄两侧拉起细线,以线为标准确定种植直线,确保种球排列整齐;随后,村民沿着直线挖出的土沟,均匀撒上底肥;最后,手持装满藏红花种球筐子的村民,按照既定间距将种球逐一放入沟中,紧接着用手轻覆薄土,再轻轻压实,完成覆土压实的最后环节。整个种植流程衔接顺畅,高效有序。

村民们以直线为标种植藏红花。
朱军表示,藏红花全球主产区在伊朗,属亚热带植物。我国主要种植于上海、浙江等地,年需求量90%依赖伊朗进口,近年因沪浙地区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种植,国内种植面积持续萎缩。禾库镇的气候则十分适宜藏红花生长。
禾库镇空气湿润、土壤富硒、无工业污染的先天优势,为藏红花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第一阶段扩种50亩,便收获了 “99%开花率、种球大、有效成分高”的好成绩。但藏红花种植并非易事,即便有优异的先天环境,仍需攻克关键的技术难题,才能让这一 “异域作物”在湘西真正扎根量产,而专家团队的到来,恰好为破解难题提供了 “科技钥匙”。

禾库镇大景。
朱军介绍说,藏红花种植最大难点是根腐病和种球退化。根腐病防治通过改良土壤,施用含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微生物菌肥,增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为种球营造良好微环境;种球退化则分级留芽控制,15克以下留1芽,20克左右留2芽,30克以上留3芽。

村民们在对种球进行分级留芽。
从引种试种时的技术把关,到50亩扩种实现99%开花率的成果突破,专家团队的 “田间授艺”与技术护航,让藏红花种球在这片富硒沃土稳稳扎根。未来,随着技术指导的持续深入,这里不仅将成为湘西特色农业的新名片,更能为缓解国内藏红花进口依赖、提升国产藏红花产能贡献重要力量,让 “科技靠山”真正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 “致富靠山”。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程前 徐智滔
编辑:龙雯
本文为凤凰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