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故乡的高速路

  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安慰,是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今年五月,我又回到老家故地重游,与故乡的山山水水再次零距离接触。尽管来去匆匆,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我感慨万千、心潮起伏。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生我养我的故乡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早已模模糊糊,今天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幅欣欣向荣、天翻地覆的新画卷。这其中,最令我惊喜赞叹的莫过于这一条条既熟悉又陌生的高速公路了。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但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三百六十行,每一个行业都有其不为人知的辛苦”。今年五月,我终于有机会回老家走进湘西的几条高速公路,走进各高速收费站,走近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用最真实的感受去了解高速公路人的付出与承受,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每个中国人都是参与者、都是建设者。我们每天都要出门,去上学、去上班、去买菜,当我们走在马路上,我们就是交通的参与者。而高速公路,作为城市区间重要的“输血”管道,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更是至关重要。高速收费员是与汽车驾驶人最直接的接触岗位,在与每一位司机不到一分钟的接触时间里,想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微笑服务必不可少。重复看似平凡的工作对于一群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而言,有太多无法表达的辛苦。无论身体状况如何,无论酷暑严寒,即使面对个别急躁司机的恶劣态度,收费员也要保持极富亲和力的表情,为了少上厕所坚持不喝水,三尺岗亭忙忙碌碌,吃不上一顿热饭。高速公路警察,是伴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个新警种。在孤独中守望,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高速公路上,处处有他们汗水滴下的痕迹。每天驾驶着巡逻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预防和处理突发情况,及时发觉安全隐患,随时提防事故发生……谈到高速巡警,在大家眼里浮现的一定是戴着墨镜的帅哥驾着银光闪闪的警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画面。然而,笔者在实地采访中,高速公路的民警,却展示出了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高速人还有太多的岗位,太多的故事,不为大家所知。作为广电人,短短几天的接触,我还不可能完全了解高速人;短短几行文字,我也不可能完美诠释高速人。因为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我们不会有机会体会到高速人的可爱;如果只是关起门来研究,我们也不会看到高速人的种种艰辛。

  我的故乡是坐落在湘西南衡邵丘陵盆地里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我出生的村子原名杨梅山,解放后改叫杨桥村。那里离邵阳县城大慨有四十公里,但距魏源故乡隆回县城只有18公里。童年记忆里的偏僻山村,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颗大珍珠,镶嵌在由一道道绿色山梁与一层层随四季变色的梯田交织而成的锦缎上。童年旧梦,已经落满厚厚尘埃。许多往事,早已被我久久忘却。儿时模糊的记忆里,而关于路的回忆却一直难以忘怀,至今仍历历在目。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路是狭窄的,那么弯曲,那么难行。那个时候,我在县城上学,从乡里到县城只有一条公路,每天只发一趟班车而已。记得每次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都要一大早起来,挑着一袋大米,从村里走十几里山路赶到乡里,匆匆忙忙去赶到县城的班车,但往往苦苦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搭上车,只能靠自己的两只脚,一走就是几个小时才到县城。回想当年走过的路,我都不会忘记那坎坎坷坷、九曲回肠似的乡村小道;晴天时沙土飞扬,满身灰尘;下雨时泥泞不堪,一步三滑。每一次下雨,走一次烂泥路,都是一种磨难。所以乡亲们只会选择一个赶集的日子,或合家出动,或邀上三五好友出行。那时,乡亲们出门全靠步行。赶集靠走,上学靠走,走亲戚串门子也靠走,所以大家从小就有了一双铁脚板,几十里的山路都是靠脚板走出来的。故乡的路,多少个寂静的夜晚,给我绽开依恋的遐思;多少个恬谧的黎明,给我升腾金色的憧憬。它像一条时光琴弦,春天,歌唱田野的耕耘;夏天,弹奏丰收的喜讯;秋天,演绎硕果的激动;冬天,启迪生活的知音。

  岁月如梭,蓦然回首,故乡的小路陪伴我度过无限美好的童年,送我走出大山,坎坷泥泞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其间虽数次返乡,也是匆匆来去。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狭窄的国省道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几代人出行不便的辛酸和苦痛已成为历史,人们也由此不再举步羊肠小道。但昔日的那些泥泞小道,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路是越来越宽了,村与村之间,油路或水泥路相连。那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车水马龙,处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来来往往中,摩托车、农用三轮车、拖拉机,还有小汽车。我感到陌生中含着亲切,喧嚣中充满生机。令人惊异和欣喜的是一条条高速公路的发展,它化天涯为咫尺,改变了人们的距离观念,村里的少男少女们也适应新形势,转变旧观念,纷纷走出家园,去上海、广东领略外面精彩的世界。路宽了,大路带来了大富,大路带来了大发展,大路带来了大腾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们,怀着满腔热情也在悄悄的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离开故乡二十几年,故乡从来没有离开我的视线。故乡的人像漫山遍野开满的野菊花,朴实无华。故乡的路, 像一根脐带,缠着故乡人的命。 它由小变大、由曲变直,这其间的故事难道不正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公路是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改革开放是从路的改变开始的,路的改变又是改革开放最喜人的成果。一条路的变迁总是与它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家乡道路的巨变。多少次,我透过那些宽阔的道路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楼房,似乎看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脉动,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的,故乡的路,是黄土与黑土的凝合,是红土和白土的交融,它的变化只是时代变化的一个缩影。路多了平了,路快了美了,人们的信息灵了,致富的步子大了,经济社会就会驶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故乡的路,引领着我扶今追昔,诱惑着我浮想联翩。从常德到吉首、从吉首到怀化,一条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穿梭在大湘西的青山绿水之间,像飘带?似彩虹?回想起来怎不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大湘西一条条高速路连通了山里和山外的世界,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一条条路是改革开放的延续,也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延续,这条路有着更加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民族英雄吉鸿昌曾说过这么一句经典的话:“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如今的路,显然已不是脚踏出来的,但我故乡道路的演变历史,不正是国家蓬勃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吗?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有了路,一通百通、一顺百顺、一路风光。从秦驰道的壮美,到汉丝绸之路的辽远,从唐宋御道的辉煌,到明清官道的璀璨,高速路优美的线条里镌刻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这些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城乡公路和乡间小路,其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的发展之路、幸福之路、和谐之路。

  故乡之行,一路走来,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但路不同,走出的就是不一样的风景。 回望故乡那个常常被暮色笼罩的小小山村,再次拥有零距离的温度,儿时的影像从心底慢慢浮出,在眼前渐渐清晰,立体,重叠。故乡的一切,已深深印入我的心中。在湖南西部的十万大山深处,有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神秘湘西。这里崇山峻岭,山大沟深,林木茂盛,聚居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风俗孕育出别样的人文风情。自古湘西路难走,如今常吉高速、吉茶高速、吉怀高速、张花高速、吉恩高速,大湘西一条条高速路跨越时空的距离,贴近时代的脉搏,振动着岁月的强音,走进宋祖英的民歌里,谱写着游子们对故乡的拳拳思念。笔者的工作单位,就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吉首市,每次走吉怀邵高速回故乡邵阳,我恨不得一天变成两天用,多在高速服务区待待,多走些地方看看。高速公路,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拉近地域距离的纽带,1934年,著名作家沈从文从北京回凤凰老家探亲,从长沙下洞庭湖,再转沅江,仅从常德桃源到沅陵走水路就花了4天,而从沅陵到凤凰更是要5天之久,一路激流险滩让人触目惊心,所见所闻都收录在他的代表作《湘行散记》中。将近80年后的今天,常吉高速已将大作家沈从文回家的路途大大缩短。如今我们车行常吉高速,仅4个小时就可抵达吉首。 以往从吉首到凤凰只能走209国道,国道傍山而建,路窄弯多。随着吉怀高速公路的贯通,吉首到凤凰的车程从原来的70分钟缩短至25分钟。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随着吉茶高速矮寨大桥的通车,吉首到重庆的距离从过去的10小时缩短到4小时。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故乡有我浓浓的情,魂牵梦绕的故乡呵,是我生命的根源及延续,是我血脉的传承与扩展。在我的心里,故乡的颜色永远是美丽的,故乡的风景永远是青翠的,故乡的亲友永远是淳朴的,故乡的泥土永远是芳香的……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 高速公路通了,生活方便了,如今的我,有事没事的总喜欢常回家去看看,感受一下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作者:周俞林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