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城柳韵

  凤凰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十年前,无论是“南华叠翠”,还是“龙潭渔火”,抑或是“古刹神钟”,都让我这个乡下娃梦牵魂绕;十年来,栖居古城,朝行柳荫小道,夜赏柳下风情,吟诗咏词,放牧魂灵,成了我生活的挚爱。

  平日里,踏着平整的红石板街,穿行幽深的明清古巷,来到绿带轻挽的沱江河边,两岸的婷婷翠柳,时断时续,时闪时现,羞羞答答的,为你编织着最缠绵的南国风情,伴你走了一程又一程。小桥,流水,垂柳,蓝天,吊脚楼,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绝版的天然画卷……真可谓,十里沱江十里柳,满目风光满目情。

  在听涛山下的豹子湾里,青砖瓦屋的农舍,掩映在重重的柳色之中,横的,竖的,斜的,粗的,细的,千奇百态,就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农家妇女,风情万种。走着看着,突然有的拦腰将你抱住,有的扯着你的耳朵,有的牵着你的手,有的轻抚你的面颊,奏出你心灵的颤音……过道边,庭院里,油黑的烤炉,青烟袅袅,壁炉上摆满了刚烤熟的包谷棒、红螃蟹、油炸豆腐片等可口的乡土小吃,穿着素装的苗家姑娘会不时窥窃你,会怯生生的问你,“哥,吃个什么东西吗?”突然间,四目相对时,黑溜溜的大眼睛,灼得你浑身骚热,让你浮想联翩,涌起生命的洪流。

  最妙的是,这几家的屋墙上都爬满了浓浓的青蔓或花藤,斜斜地覆盖在房顶上,宛如一只只小巧的绿舟,柳枝交织起蓬松的浓荫,挡住了炽热的阳光。在这时光隧道里,看着眼前的女人,你想起了《边城》,想起了翠翠,想起了摊送,想起了大黄狗,想起了乌篷船,想起青春的似水年华……

  到河边看柳树,则又是另一番风情了。

  乘着散发桐香的乌篷船,在“噢呜呜———”的吆喝声中,沿着潺潺流水,逆水而上,在回龙角边,稀稀疏疏的柳树,宛如一弯新月,拱卫着虹桥、夺翠楼、万名塔、准提庵等一个个名胜景点。回龙角,是每年龙舟赛的竞技场,端午节这一天,方圆数十里的姑娘小伙们都赶来看热闹,发令的号子一响,在激越的鼓声中,16名青壮汉子展露出健壮的肌肤,拼力划桨,勇往直前,胜者气壮山河,败者永不服输。晚上,朦胧的月光下,羞涩的苗家姑娘,扯住白日里心仪阿哥的衣角,让古刹古塔作证,折柳枝为媒,和他私定终身。

  再划上去,在杨家伺堂外,长满青苔的水车边,一排排、一株株杨柳,高高低低的,像漂亮的嫂子,像水灵灵的苗家姑娘,赶场似的坐在河岸上,守望着对岸那壁连着壁,檐连着檐,拥坐在高高河壁上的吊脚楼,那淡雅的意境,那和谐的氛围,只有从唐诗宋词或墨画中才可以寻觅。

  北门码头,可谓古城绝版风景画,沧桑的城墙下,酒幡飘摇,不足百米的河道边,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沿着一湾圆弧形河岸向上走,三、四十棵柳树在这里聚集,一丛丛,一簇簇,一蓬篷,她们背靠城墙,涉足河滩,顶着飘摇的青色,既似刚沐浴出水的苗家少女,又好似希腊神话中戴绿色桂枝花冠的缪斯。漫步柳林小道,纷披的枝叶,绿色的流苏,像群飞的小鸟,抚琴弄弦,轻吟浅唱。城墙下,密密的柳荫里,苗族妇女们面对悠悠河水,背靠古城墙,花背篓一字摆开,篓上的竹筛里摆放着小孩鞋帽、花带背包、土布蜡染等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那原汁原味的苗歌号子,那满身银饰撞击的叮当声,让你的心不禁飞扬起来。河岸边,捣衣的妇女,缠绵的情侣,渡船的艄公……让你疑心走进了神话里的世外桃源。

  看,那位倚靠在柳树下的女孩,一袭的苗族盛装,在这川流的行人中,就这样静静地伫立着,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望着缓缓划过的乌篷船出神,望着微微冒着雾气的沱江出神,你在想些什么呢?也许,是眼前的沱江勾起了你童年最初的梦吧。可爱的女孩,你让我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这首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此刻,也许你是在看风景,可是你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

  此刻,我的沉淀不多的中华文化,一次次激情荡漾:《诗经》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千百年来,柳树成为爱情的象征,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凤凰交融着楚巫文化,古朴中彰显时尚,刚健中显露温柔,滋养着一代代豪气冲天、敢想敢爱的凤凰男人,流传着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据传,钦差大臣、贵州巡抚田兴恕从军前,个子不高,貌不出众,家境贫寒,靠卖马草为生。他却心比天高,竟然喜欢上城中大户人家漂亮千金朱小姐,发誓要娶她当老婆。许多伙伴都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劝他莫做白日梦。可他偏不信邪,一天在街上看到朱小姐,竟走上前去,跟朱小姐说要娶她为妻,弄得人家又羞又气。后来,他主政贵州,朱小姐竟然未嫁一直等他,他还真如愿以偿。

  “沉沉消息眉峰蹙,灯前试向牙牌卜。起后复重眠,梦多魂末安。取书将欲读,瞬又心他属。辗转似轮驰,思君无断时。”这样情意缠绵悱恻的恋词,谁也不会想到竟出自六十多岁的凤凰老人之手。熊希龄老年丧妻后,孤独寂寞,情绪低落,他的大女儿将自己的同班同学、三十多岁的毛彦文教授介绍给他。熊希龄结识毛后,了解日深,心中甚喜,竟诗兴大发。末了,为和毛女士结婚,还将蓄了十几年的大胡子也全部刮掉,一时成为佳话。

  沈从文先生追求中国公校校花张兆和女士时不仅不顾二人有师生关系,而且到了穷追不舍的地步,天天写信给她,以至于张不胜其烦,只得去找校长———著名作家、大学者胡适先生去告状。谁知张兆和讲了半天沈从文的不是,末了,胡适先生只一句话就打发了她:“我劝你嫁给他。”张兆和因此态度急转直下,真的成为了沈夫人。

  黄永玉先生追求张梅溪女士的方法也堪称一绝。他在江西一个小县图书馆打工时,喜欢上了张女士,却苦于无缘接近,竟然每天早晨在张女士从屋前走过时,站在楼上窗前吹响动人的小号,用深情的乐曲寻求爱人的心灵感应。到后来竟然天从人愿,家庭富裕、漂亮可人的张梅溪女士还真的选择了这位当时一文不名、地位低下的凤凰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风生水起,凤凰以她的至情至性,成为了天下人的“梦里故乡”。美国缅因州的多罗茜·格蕾丝·雷西与意大利亚特兰大的保罗·威廉·雷西在漫游世界中偶然相遇结成良缘,尔后又双双选择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定居。

  何曾想到,一个历经患难的苦命人,竟然还能拥有一份幸福,一份愉悦,一方值得留恋的风景。佛说:百世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今生守望无憾,如有来世,我依然愿伴着你。

  . .

作者:吴佩志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