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读沈从文

  我的案头上放着四本关于沈从文的书籍。第一本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沈从文小说选》,收入《萧萧》、《丈夫》、《三三》、《边城》、《长河》等多篇以湘西人事景物风俗习惯为题材写成的小说。第二本是花城和三联出版社1984年3月版《沈从文文集》(第九卷·散文),收入《鸭子》(散文部分)、《记胡也频》、《从文自传》、《湘行散记》以及《湘西》等专集的散文佳作。第三本是中国文史出版社李扬著2005年7月版《沈从文的最后40年》:四十年间,沈从文远离文坛,在器皿和古装间游走;四十年间,他一直自谓“过时的人”。第四本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4月版廖正华绘连环画版《边城》。画家廖正华五易其稿,从第一张草图到正式出版,花了25年时间。该书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美术优秀作品奖。

  2002年12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沈从文全集》共32卷,洋洋千万言,售价是三四千元。除非借阅,一般的读书人是很难买得起读得全的。而我正是从属于自己的4本关于沈从文的书籍里了解了沈从文。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说过,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湘西的凤凰。1935年6月18日,革命先驱瞿秋白慷慨就义前,在长汀狱中写了《多余的话》,前面写了数千字的心路历程,最后突然冒出一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1992年5月10日,沈从文逝世4周年,这位在外漂泊70多年的游子的骨灰悄然回到了家乡凤凰。一半撒入沱江,一半埋进听涛山下的墓园。这里没有豪华的墓穴,没有造价高昂的墓碑,只有一块天然五色石,正面碑文是沈从文自己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的碑文是夫人张兆和的四妹张充和书写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离墓碑不远的树荫下,有黄永玉为表叔立的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亦是沈从文自己的话。

  沈从文的前半生选择文学创作,表达的是对家乡和人民的挚爱。沈从文的后半生选择文物研究,表达的是对国家的热爱。有一年,黄永玉在森林里,他把森林里的生活告诉表叔沈从文。不久,黄永玉收到沈从文一封毛笔蝇头行草的长信。沈从文给黄永玉三点自己的经验:一是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二是摔倒了,赶快爬起来往前走,莫欣赏摔倒的地方误事,莫停下来哀叹;三是永远地拥抱自己的工作不放。

  沈从文说,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我有极大关系。他婚后创作的与水有关的小说《边城》,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黄永玉说《边城》改了一两百次。他21岁就写了《丈夫》这篇同样与水有关的小说,这一点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31岁才喜喝“甜酒”的乡下人,写的是那么到位,那么好。他的作品有梦的色彩,是田园牧歌,结局处理得很美。他说,我不是天才,是耐烦,是中国最后一个浪漫派。

  沈从文说过,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上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陕西作家贾平凹在其《秦腔》荣获茅盾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曾经引用过沈从文的这段话,用来自勉。

作者:白果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