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的古井

  在凤凰古城,至今保存着许多古井。这些古井,旧时为古城百姓生活饮用的主要水源,因为历史悠久,很多还保留着古代的碑刻以及现当代名人的题款,使古井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成为古城凤凰的又一特色景观。

  请跟随我的足迹,去这些古井看看吧。

  兰泉,位于文昌阁小学内。这里地处南华山山腰下部,一股清亮的泉水汩汩流出,可以说是凤凰古城地势最高也最有名的泉水。兰泉古已有之,至今保存有清光绪年间的古碑,刻有《兰泉碑记》,其碑文如下:

  南华山麓,有古井存。泉甘而冽,似兰斯馨。从新修浚,汲饮清心。题曰兰泉,藉以留名。

  ———光绪十七年夏道厅营署泐石

  1982年5月,沈从文、黄永玉先生回到故乡,来到母校的兰泉,老人手捧泉水,激动不已。同行的著名书画家黄苗子后来题写了“一瓢饮”3个字,取《论语》上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刻苦学习的典故,后刻于泉壁上。2006年,黄永玉先生又深情写下《兰泉新样》,也刻于井旁:

  从光绪年起至民国,大概修葺过若干次。我小时读书就见凤凰的前辈名人雅士们于此洗井煮茶摇头摆尾吟诗填词,把这口井和井边环境当作足迹留恋的地方,因为他们也曾有过少年时代,也曾受过母校的哺育,掬饮过这里的甘泉。远游未归或浪迹在外,总无法不在梦中于此徘徊。时光倏忽,百年易过,凤凰素以多井著名,而凤凰人素以多井自豪,而今爱井之情感已随百十名泉共同淹没,能不凄然乎?泉水是文化之母,而我校之兰泉独清清于南华山之下,今母校校长及诸老师为兰泉重做打点,重现昔日渊稚情感,令老去之学子从今日之学子,百年文化思路有所通接也,不亦幸乎。

  一九三六年毕业生井边

  丙戌端阳黄永玉敬书

  这些古碑刻和名人题款,使兰泉古井翰墨飘香,闻名遐迩。

  洞井位于南华山下岩脑坡附近,因泉水从石洞中流出而得名。又因为该井名气大,所以当地又称为“洞井坎”。黄永玉先生曾做《洞井解》,刻碑立于井边:

  这口古井得以恢复往日的神貌,全靠街坊邻里的古道热肠的关心和赞助,并得力于杨昌平先生的奔走和鼓吹。凤凰人往日以多古井及好茶井为傲,数十年来湮没得几乎不留痕迹。想到宋朝人的一句话,“有井水处必有柳词”,既说明柳永的词老百姓人人喜欢,也赞美了文化和井水的高雅关系,简直像一幅画,老百姓们坐在井边的绿荫下,石凳子上喝冰凉的井水,一边谛听斯文人朗吟柳词,这情景真令人神往。水和水是不一样的,我们凤凰人明明家里有洗衣机,却总是爱到北门河边一边用芒槌槌衣,一边和同伴聊天。明明家里有自来水,却不怕麻烦到几里外一口所谓茶井打一罐水回来泡茶,这都是现代化不能代替的问题。我站在洞井边,心里跃跃然,想到我们凤凰人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情怀,不要好多时候,所有的古井将会一一恢复,并将得到一个“井泉之城”的美称,让旅游人有一个幽雅的去处,井边人家有福了!

  丙戌观音生日黄永玉

  黄永玉先生这里提到的茶井,位于东岭八角楼下的沱田边。旧时这是一片农田,从城内到此打水不仅要过河,还需走一两里路程。但因为这里水好,最适宜煮茶,所以居民不怕遥远,都到这里打水,茶井因此而得名。至今茶井保持完好,泉流潺潺,附近居民打水者络绎不绝。

  在沈从文先生墓地下游约50米处,有一眼叫“凉水井”的泉水。这里位于听涛山下,沱江岸边,旧时杜田古官道旁。为方便过往官人和百姓饮水,当地百姓用红石将它砌成方形水井,上面用石板遮盖,只留一个井口,周围全部铺上石板。井上古树覆盖,洒下一片阴凉,井内泉水淙淙,清澈甘甜,周边环境洁净,凉风习习,是人们喝水、歇凉的好地方。

  南门井、东门井,两井分别位于古城南门和东门外。都靠近小河边,有石桥连接,便于百姓取水。据《凤凰厅志·道光志》载:“南门井,源泉甚盛。汲者终日不绝,未当少减,虽干旱亦复如之。东门井,味亦清凉,然其源少逊。”因为水源的上方居住者越来越多,水质被污染,现两井已废弃不用,但古迹犹存。

  洪公井,位于古城北门上游约一百米处,紧靠城墙和古街道。《凤凰厅志·光绪志》载:“洪公井,在厅城北门内迤西,咸丰二年,署同知洪庆华捐浚,穴沟城下,暗引河流,居人便之。”原来,这是清咸丰二年(1852),凤凰厅同知洪庆华为确保“多事”之年的城内饮水问题,个人捐资修建的,所以称为“洪公井”。其井高深二丈,底阔五尺,长八尺,面阔一丈,长一丈四尺。“井旁四面,俱用大石叠砌,并于原城之砖砌者,易之以石,尚属坚固可久。”因为该井用当地所产红岩砌成,所以又名“红岩井”。该井开掘,把城墙外的沱江水经过过滤引进城内,可以解决特殊时期附近居民的饮水问题。而一旦水井水满溢出,又可以通过暗沟排出城外,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旧时设计者的智慧。

  三皇阁井,位于三皇阁附近,至今泉流淙淙,有《万古不磨》碑,上刻“三皇阁井水公约”。

  太平井,位于南门城内边街。这是一个消防水井,一般不用于喝水,主要用于城内失火时取水灭火。现古井犹有积水,红石古碑上镌“太平井”3个大字,其余小字已模糊难辨。另有一小碑,上有“禁止倒土,违者严处”字样。可见古时人们已有消防意识,而且对古井保护有方,以至保存至今。

  凤凰还有一些古井,如南门坨井、沙湾井、沱田井、澎水井等等,有些因水质受到污染,已经废弃不用,但它们保存基本完好。有些尚有水源的则成为附近人家洗衣纳凉的场所。尤为神奇的是,好些古井旁,还建有小庙,里面供奉着井神和土地神,至今香火不绝,可见当地百姓对古井的崇拜和重视。

  饮水当思源,在黄永玉先生的倡导下,这些古井将一一恢复,到时,古井景观不仅成为凤凰不可或缺的风景,也将使凤凰古城赢得“井泉之城”的美誉,为凤凰的旅游增光添彩。

作者:范诚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