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王”魂归故里

  2012年7月5日,湘西古城凤凰南华山,万木肃立,松涛低迴,一代英雄“湘西王”陈渠珍的骨灰迁葬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出席仪式,并发言深情追忆与陈渠珍交往的经过。

  一

  陈渠珍,原名开琼,号玉鍪,1882年9月生于湖南凤凰县城。早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参加同盟会,曾随军赴藏抗英平叛,历尽艰辛。后回湘西,先后担任过护法靖国联军第二军军长,湖南第一警备区司令,湘西巡防军统领,北伐军左翼军副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三十四师师长、湘西绥靖公署主任、新六军军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兼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尤其是统领湘西三十多年,成为名副其实的“湘西王”。

  他在统领湘西期间,推行“保境息民”,致力于地方治理,为发展湘西文化教育事业、壮大地方民族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与贺龙义结金兰,在红军困难时期,帮助过红军;他与民国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并称为“凤凰三杰”。

  1949年11月,他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率部在凤凰正式宣布和平起义,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初,因患喉癌,在长沙逝世,终年71岁。

  陈渠珍作为爱国民主人士,他对湘西的发展贡献不可磨灭,党和人民对他做出高度评价。他是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政府参事。

  2009年1月12日下午,现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强在湖南“两会”时,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代表团参加讨论,他问代表们“你们都知道‘湘西王’吧?”接着,他说自己利用中午时间,看了一本关于描写上世纪30年代“湘西王”陈渠珍的书,陈渠珍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周强还给湘西州代表团的代表提供了一个发展经济的锦囊,他说,陈渠珍这个人物尘封在历史当中,你们要大力挖掘他的故事,把他的故事和精神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打造好旅游品牌。

  二

  因为搜集整理陈渠珍的有关史料,我与陈渠珍的女儿陈元吉女士经常联系。大约2009年,在一次见面时,她无意中流露出想把父亲陈渠珍遗骨葬回凤凰的愿望。因为自1952年陈渠珍逝世后,作为湖南省政府委员,当时葬于长沙市南郊的“干部山”,相当于长沙的“八宝山”。因长沙市城市不断扩容,1960年迁葬于石马铺公墓,2004年又迁于石马铺公墓新区,2009年再迁明阳山公墓,不到60年时间,其墓地已迁移多次,其后裔心中很是不安。陈元吉女士在感叹之余,便提出想把父亲的遗骨葬回凤凰的想法。我一听这事,觉得是个办法,陈公是凤凰人,一生热爱家乡,为湘西做出过重大贡献,归葬家乡,理所当然。便答应与有关领导联系,力求促成此事。

  事隔不久,我到凤凰古城看望著名画家刘鸿洲先生,聊天中说起陈公后裔提出迁葬的事,他觉得很在理。后来,他又从陈氏家族中得到了证实。

  过了不久,黄永玉老先生回到故乡凤凰。黄老是凤凰籍著名艺术大师,对故乡凤凰有一种炙热的眷恋,每年都回故乡,写生作画。按他的话说,每当创作源泉枯竭时,便要回故乡,吸取营养,激发灵感。刘鸿洲一直陪同黄老作画聊天,有一天,他们聊到陈渠珍的往事时,刘鸿洲顺便说起陈公后裔想把陈公之墓迁回凤凰的事,立即得到黄老的赞同。黄老说,陈渠珍先生早年对湘西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是一件大好事,他愿意去游说有关领导,一定要将这事办好。便让刘鸿洲负责联络。

  黄老是个很有激情的艺术家,当时就在构思如何设计湘西王的墓碑极其墓志铭,并很快画出草图。

  后来,在黄老的提议下,凤凰县主要领导表示赞同,并召集有关方面做出安排。控股凤凰南华山风景区的香港启盛集团总经理吴启雄先生也表示积极支持配合,事情很快有了着落。

  2009年的10月23日,87岁的黄老与吴启雄亲自登临南华山,为陈公选择墓地,在实地考察了几处备选地后,黄老拟定其中一处,当即确定下来。

  很快,黄老就设计出“湘西王”墓的图纸和墓碑雕塑,吴启雄先生解囊修建了墓地,雕塑交广州石磨坊公司制作。其他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

  走进凤凰陈渠珍新陵园,迎面是一个牌坊,牌坊上刻“凤凰陈公渠珍之墓”几个大字,这是著名文艺理论家、书法家黄苗子先生题写的。黄苗子是黄永玉的故友,书法艺术独具一格。他曾经陪伴沈从文和黄永玉到过凤凰,对凤凰有着很深的感情。黄永玉先生设计陈渠珍墓时,就请苗子先生题写墓碑名,当时苗子先生年近百岁,已经重病在身,但欣然接受,题完不久便住进了医院,于2012年1月辞世。所以这题款来之不易,堪称是黄苗子老先生的绝笔。

  陈渠珍新墓位于凤凰后山南华山中下部,后枕南华山主脉,前俯凤凰古城,一条沱江从左至右绕城而过。站在墓地,可以一览凤凰古城的风貌,特别是可以看到陈渠珍当年的公馆“寥天一庐”。选择这个地方,可谓得天独厚。

  陈公墓占地约100余平方米,由通道、墓碑雕塑和墓志铭组成。下面是一条长约50米、宽近2米的通道,直通墓碑。后面是一面屏风似的墙,长约10米,呈弧形,上刻黄永玉先生亲笔撰写的《寥天一庐祭》,代墓志铭。正前为墓碑和雕塑。墓碑后高前低,呈一斜面,上面有黄苗子先生题写的碑文。紧靠坟墓右边的,是一尊黄铜制成的雕塑,一个身着藏族服饰的女性,紧紧依偎在墓碑旁,俯身贴腮,依依不舍。这是藏女西原塑像。雕塑展示的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曲刻骨铭心的爱情传奇。

  1909年,驻藏大臣联豫获悉英帝国主义将入侵西藏,请调川军入藏加强边防力量,陈渠珍作为一名川军青年军官,奉命率军入藏,参加援藏抗英平叛。

  他率部西出,风餐露宿,翻雅州,过泸定桥,渡金沙江,到达昌都。经过无数次恶战,平定了恩达、工布、山南、翠南及波密等地区。

  在驻工布期间,他与藏女西原相恋并结婚。西原是当地头人的侄女,如花似玉,武艺精湛,最能忍饥耐寒,善于骑射,百步穿杨。婚后,西原随陈征战,常救陈于险境。

  武昌辛亥革命胜利消息,从英国《泰晤士报》传入西藏,援藏部队发生兵变,主张勤王的一派,拥护清室将领,准备进攻拉萨;主张革命的一派,推举陈渠珍为西藏革命总指挥,统领组织军政府。陈分析形势,感到势孤力单,决意出藏返回内地参加革命。

  1909年冬,陈与西原率湘西籍及周边地区官兵115人,从江达出发,经过哈喇乌苏、羌塘、酱通大荒漠,过通天河、柴达木盆地,再走盐淖地、青盐海、日月山、凡噶尔到达西宁,历时223天,行程11000多里。经过无数狂风沙浪,大雪冰雹,恶狼猛兽,历尽了人间艰辛,一百多人到达西宁时只剩下7人。陈与西原辗转来到西安,不久西原因患天花,不治而逝。经此生死诀别,陈渠珍痛定思痛,哀伤不已,在同乡的帮助下,他将西原灵枢寄放在雁塔寺内。几年后,陈渠珍回湘西后发迹,接回西原遗骸,安葬在凤凰城郊大坡脑山上,并写下感人肺腑的祭文,其中有“呜呼!西原茹万苦百艰,敢犯壮夫健男窘步戟肘之奇险,从容以护余者,而余曾不获携归家园,同享一日之安宁。予述至此,予肝肠碎段矣,复何言哉!”,并立碑纪念。因为西原坟墓1958年已毁,此次黄老特塑西原雕塑,以纪念他们人生的奇遇和不朽的爱情。

  事有凑巧,就在这次迁灵仪式上,当骨灰箱放进墓坑的那一刹那,突然从墓坑里面飞出两只蝴蝶来,一只浅黄色,一只黑色,它们翩翩起舞,在墓上空盘旋数秒,双双飞进南华山大森林中。在场的人看了,无不感到神奇之至。

  四

  一个造福于人民的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陈渠珍生前,为保境息民,建设湘西,恪尽职守。尤其是扶持青年,奖掖后辈,不遗余力,从而留下许多佳话。

  沈从文少年从军后,曾担任陈渠珍的文书。陈渠珍的勤政爱民,言传身教,对沈从文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沈从文决定到北京去读书,谋求发展,是陈渠珍指示下属,支取36块光洋,作为他的路费和学费,并答应只要他上大学,愿意承担所有学费。青年沈从文便是在他的鼓励下,走出湘西,走上文学之路,从而成为世界级文学大师。

  无独有偶,黄永玉先生幼时学画,也得到他的资助。黄老在陈渠珍骨灰迁葬仪式上发言说,他学画画是陈公送他到苗寨的画庄里学的。他们两家经常往来,陈公对幼小的黄永玉十分关爱。黄在凤凰学画后,辗转去了厦门、香港,1950年回到湘西。他说他今天站在这墓前,想起了六十年前陈公离开凤凰的那一天,街道两旁站着好多老百姓自觉地为陈公送行,黄也去送行了,他看见陈公向大家招手,没说一句话;大家也向陈公招手,都没说话;他也向陈公招手,没说一句话。没想到六十年后的今天,他老人家又回到这里安身了……

  陈公墓从设计、雕塑以及墓志铭,黄老捐资数十万元为陈公修建这座墓地,就是为了报答七十多年前陈公送他进画庄的那一段恩遇,可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迁葬仪式上,凤凰县人民政府送了一幅挽联,横联是:凤凰人民欢迎陈渠珍老先生魂归故里。上联:戎马一生,有《艽野尘梦》,功彪西南天路;下联:《军人良心》,见湘西图治,声鸣古镇凤凰。

  联中《艽野尘梦》、《军人良心论》系陈渠珍的著作,对联高度概括了陈渠珍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及其不平凡的一生。

  南华山在呼唤,沱江水在泣迎,陈老先生,魂兮归来!

作者:范 诚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