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色湘西 | 系列特稿:⑭南腰界会议决定两军统一行动


????_20210316172629.jpg


第二章 湘西攻势

前 言

按照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最初方案,中央红军基本上是沿着红六军团先遣西征路线,即沿赣粤湘桂边境的五岭山脉一路向西行进,再从湘桂边境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国民党当局分析判断出中央红军的战略意图后,先是在赣南、湘粤边、湘东南、湘桂边构筑了四道封锁线,调集了40万兵力进行追堵,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在湘江东岸或湘江与潇水之间。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之后,国民党当局又集结重兵在城步、新宁、绥宁、武冈、通道等地构筑碉堡线,布下"口袋阵",企图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

面对严峻形势,为吸引牵制住更多的敌军到湘西北,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有力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任弼时、贺龙等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认真分析和审慎研究了当时局势和红二、六军团的任务,确定了红二、六军团统一行动进军湘西、发动湘西攻势的重大战略。尽管两个军团刚刚会师还来不及全面休整和扩充兵力,兵力不足 8000 人,但仍以顾全大局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载入史册的湘西攻势。

在历时两个月的湘西攻势中,红二、六军团勇往直前,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边境地区,先后取得了十万坪、浯溪河等大小几十场战斗的重大胜利,共击溃国民党军 15 个团,歼灭近五个团,连克永顺、大庸、桑植、桃源、慈利等县城,占领和控制了永顺、大庸、桑植等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龙山、桃源、慈利等县的一部分地区,扩大了新的割据区域,控制了湘西北的局势,迅速打开了新局面,形成了包围常德、威逼长沙之势,牵制了追堵中央红军的国民党正规军及地方保安团共30余万兵力,在战略上打乱了蒋介石"围剿"中央红军的部署,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为创建和发展湘鄂川黔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可靠基础。

湘西攻势的胜利,充分体现了红二、六军团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充分体现了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坚持从斗争实际出发确定战略行动方向的求实精神,充分体现了红二、六军团全力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大局观念。

南腰界会议决定两军统一行动

就在红二、六军团会师之际,中央红军长征已从于都突围出发,正在湘粤桂边与 40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艰苦奋战。在这严峻形势下,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认为,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以积极的行动,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11.jpg


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那么如何行动,向哪里发展? 1934年10 月25日,两军团给中革军委发去电报,报告了敌我力量及地方条件等情况,建议"以目前敌情及红二、六军团力量,两军团集中行动","两军团行动由二军团统一指挥"。与此同时,加强黔东根据地党和地方武装的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发展原有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发展,以此牵制、调动湘鄂两省国民党军,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当时的中革军委却不同意这一建议, 10月26日电令认为∶"二、六军团合成一个单位及一起行动是绝对错误的......""六军团应速以军委电令向规定地域行动,勿再延误",等等。

                           22.jpg

《关于与二军团取得协同动作的指示》


33.jpg


南腰界会议主要内容

对中革军委的指示,1934年 10 月 26日至 27日,任弼时在南腰界主持召开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决策会议,认真研究分析了湘鄂川黔边的地势、民情、经济条件及敌情,认为红二、六军团会师以后,在黔东虽得到了暂时的休整,但这里的根据地刚开辟不久,很不巩固,地瘠民穷,粮食缺乏,兵员和物资补充均有困难,加上黔东地区狭小,既不利于红军大兵团迂回作战,也不利于红军以后的发展。川黔边我们党力量比较薄弱,加上地势复杂,情况不明,敌人统治力量较强,不利于我军向川黔方向发展。只有湖南的湘西一带,地处敌后翼侧,特别是澧水和沅水流域上游的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一带,最适宜于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最终确定∶红二、六军团统一行动,向湘西进军,达到牵制调动湘鄂两省敌人,策应中央红军的转移,以及在游击战、运动战中建立新的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打开新局面的目的。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再次电告中革军委,着重指出∶"在敌我及地方条件下,我们建议∶二、六军团暂时集中行动,以便消灭敌一二支队,开展新的更有利于两军团将来分开行动的局面。目前分开,敌必取各个击破之策;以一个军团力量对敌一个支队无必胜把握,集中是可以打胜敌任何一个支队的,且两军在军事政治上十分迫切要求互相帮助。"

44.jpg

南腰界红色标语

根据两军集中一起向湘西进军的行动方针,得到了中革军委的批准,红二、六军团进行了改编,进一步恢复和健全了红二军团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以及政治机关。经过改编,虽然未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关,但由于任弼时是中央代表、原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原是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红二军团军团长,在军内威望很高,关向应原是六届中央委员、红三军的政委,实际上已形成了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为核心的集体领导。

10月 28日,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以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经四川省酉阳县(今属重庆市)向湖南省湘西北的永顺、龙山等县急速挺进,实施湘西攻势。中共黔东特委则领导黔东独立师,坚持游击战争,策应红军主力向湘西进军。

红二、六军团挺进湘西,像尖刀插进了国民党腹地,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对于保持和壮大革命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接应中央红军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奠定了基础。


湘西州广播电视台 · 融媒体中心

来源:《红色湘西:红二方面军的摇篮》

责编:游黎茹

审核:邓兴珲


来源:湘西融媒

编辑:张瑜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