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11月3日讯(通讯员 吴玥明)35年前,21岁的欧阳承忠来凤凰县人民检察院报到,当时的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太和对他说:“承忠,我们要清清白白工作,决不能给检察院抹黑。”
流年似水,那个双眼皮、大眼睛的小伙子在这里褪去了青涩腼腆,把生命之中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洁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检察工作,历经办公室、监所、乡村扶贫等多个岗位锻炼,他始终没有辜负那一句嘱托。
清廉家风的传承,是他一生最温暖的财富。在欧阳承忠幼时的记忆里,家是清贫的,三张床,一个破旧的衣柜,一张餐桌、一张书桌、几张小板凳就是全部的家当,全家6口人挤在小小的房子里,不小心转个身都会撞到对方。身为警察的父亲总是很忙碌,遇到危险总是奋不顾身,他总是盼着父亲平安回家;而母亲是一名裁缝,每晚就着昏暗的灯光,弯着腰拿着针线缝衣服。
2018年,父亲85岁,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母亲84岁,也是一身的病痛,而就在这时,52岁的欧阳承忠接到了前往林峰乡毛都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支书的工作任务,他心中有些犹豫,放心不下年迈体弱的父母。这时候,父母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动离开居住多年的老家,搬到吉首去住。白发苍苍的他们想法很简单:孩子能为国家做贡献,为老百姓做贡献,就是家里最大的光荣。
这样清澈的爱,照亮了孩子的一生。欧阳承忠的每一步,都似父母般,行得端端正正、大大方方。
党性的锤炼,是他永葆初心的泉源。毛都村是林峰乡最偏远的村,四周山峰层层叠叠,像贫困沉重的桎梏。在这里,担任驻村扶贫第一支书的老党员欧阳承忠与村支两委带头发展雪茶产业,带领老百姓致富,如今,毛都村人均纯收入8000元,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村中贫困户曹某的房子是D级危房,对工作队和村支书劝说其重新修建房屋十分反感,认为家里没有劳力,房子能凑合住就行,欧阳承忠反复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位贫困户自己不好意思了,答应拆旧建新。后来,他对建好新房子十分满意,为表达自己的感谢,给欧阳承忠微信发了200红包,欧阳承忠发现后毫不犹豫退了回去。
呵气成冰的时候,他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送菜;重阳节宴请全村老人的时候,他把双腿残疾的老人背到村部,一起感受村里的喜庆热闹;夏季加工雪茶时,厂房温度达40多度,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欧阳承忠带着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冒着酷暑一起炒茶、包装、发货……
事为小处彰大义,最是细节显情怀。欧阳承忠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多次获得县级嘉奖及获评优秀县直单位驻村第一书记。
检察工作的历练,是他正身立己的试金石。工作这么多年,欧阳承忠给同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自己极度“抠门”,一年四季穿着工作制服,几乎不给自己买新衣服,最新的一双鞋也穿了5年,流传最广的是他的“豆豉宴”,一名干警无意中看到他在村里的午饭,吃的菜全是豆豉,豆豉打汤、豆豉炒辣子、水豆豉……
“我热爱检察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做好每一件我该做的事。”身为检察法警的他,经常需要看守涉嫌贪污犯罪的嫌疑人,他始终与嫌疑人及其家属保持距离,私下从不讨论案情,独来独往。2017年,他在吉首看守身患严重疾病的嫌疑人时,每天需要“白+黑”盯着监控6小时以上。他生怕有任何意外的发生,摒弃凝神,默默数着嫌疑人的呼吸,疲倦时就起身走一走,活动下身子,眼睛也不敢离开屏幕,两个月的看守任务结束时,头发竟白了几绺。因为突出的表现,被湘西州检察院记三等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作为检察院的一名司法警察,欧阳承忠如一棵历经风霜却始终挺立的青松,以忠诚和担当履行着他的职责,他会一直坚守着老检察长的那句质朴的嘱咐——不给检察院抹黑。
来源:凤凰检察
作者: 吴玥明
编辑:黄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