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中共凤凰县委组织部  胡湘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振兴需加快乡村产业发展,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因地制宜选好富民产业。产业要振兴,道路千万条,因地制宜选择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是防止返贫、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产业发展路上,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有时比努力更重要,养殖业、种植业是传统产业,各地养殖业、种植业、农业产业发展面临很多先天性的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因村、因地、因人着重思考,发展市场容纳度高、竞争力强、受益面大、有长远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能够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乡村发展从“帮扶输血”向“产业造血”转型。实现产业振兴,还需积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和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乡村产业就能在发展壮大中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首先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性服务,统筹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其次要尊重和保障农民权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支持农民创新创造,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确保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要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来谋划和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运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解产业发展问题,要走出固有的农村发展思路,真正从农村本位出发,以农村三产融合为抓手,打造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村聚人气、留人才富口袋、兴文化。第一,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第二,推动农村工业发展,鼓励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第三,发展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特色旅游、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业,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第四,加强产业链条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第五,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并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乡村。乡村振兴要牢牢把握产业这一关键,有针对性地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产业兴则乡村兴,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凝心聚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凤凰县委组织部

作者: 胡湘玉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