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打通偏远山区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jpg


公证处工作人员上门为九旬老人办理公证。.jpg


工作人员现场调解村民田土界限纠纷。.jpg

法治文化广场。.jpg

律师说法。.jpg

凤凰新闻网11月20日讯(通讯员 莫有兵 龙莉琴)凤凰县立足山区法治资源不足,基层法律服务载体单一,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难题,夯基础、强服务、聚合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为山区乡村走好共富之路保驾护航。

深根乡村织就公共法律服务“乡村网”

以乡村群众需求为导向,破解山区乡村资源少、距离远、服务不便捷等难题,构筑凤凰县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完成全县17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和28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功能优化工作。同时,在人流量较大的景区现场设置法律咨询服务台,让游客享受便捷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各类“三农”法律援助案件108件,接受法律咨询980余人次,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民为本开通法律服务乡村“绿色通道”

“我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没想到你们跑这么远的路到家来给我办证,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凤凰县公证处为92岁麻奶奶开通绿色通道,办理了继承公证,让其成功领取了丈夫名下的银行存款。

今年以来,凤凰县围绕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扶幼等民生领域的法治需求,开通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绿色通道”。组织全县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送法下乡活动20余场次,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同时,结合本县实际,创新乡贤参与调解新机制,推出“解纷护安”系列行动,将矛盾纠纷解决化解在初始、消除在萌芽,以平稳的社会环境,助力乡村发展。今年上半年,凤凰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55件,成功调解647件,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8%以上,涉及金额3125.8万元。

延伸触角打造半小时法治文化圈

推进基层法治阵地迭代升级,打造以法治乡镇为基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核心、法治文化阵地为支撑的“法治生态圈”,实现资源最优化。在农村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将普法宣传送到百姓家门口。

创新普法模式,深化“智慧司法”建设,通过深度结合新媒体,开启“抖音普法”新模式,变过去“普法课”、“摆摊设点”为短视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新媒体传播属性与法治建设的需求相结合,成为实现“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全覆盖、无死角的有力措施。目前,全县建成州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个。

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1223人,不断凝集乡村法治建设合力。

来源:县司法局

作者:莫有兵 龙莉琴

编辑:黄玉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