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辉闪耀,匠心传承——探访德榜银饰的璀璨魅力

凤凰融媒9月10日讯(记者 欧阳毅 龙雯 实习生 麻秋萍)位于凤凰县境北部,距凤凰古城54公里的德榜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从清朝时期开始,就以手工为边区苗族群众加工银饰品,德榜村的银饰制作技艺,已历经数代人的传承。从熔银的熊熊火焰,到锻造的叮叮当当,再到雕花的细致入微,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村民们秉持着“创新不离祖,现代不脱古”的理念,让古老的银饰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1 (1).jpg

龙建平是德榜银饰银匠世家第五代传人。

龙建平是德榜银饰银匠世家第五代传人,“我是跟我爷爷学做苗族银饰技术,所以按照我爷爷的说法,我是第五代,但是更深入一点的话,具体是几代也不清楚,我们都是口述,没有文字记录下来。”

1 (2).jpg

银饰锻造中。

苗族银饰讲究“以银为魂,以工为韵”。锻造中,需要银匠师傅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将一个个银锭通过开模、压模、熔解、锻打、拉丝、焊接、雕花、编结、洗涤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制造出一件光彩夺目、美轮美奂的银饰。这些银饰不仅造型独特、款式多样,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无论是日常佩戴的银镯、银耳环,还是盛大节日中的银冠、银饰套装,都让人叹为观止。

1 (3).jpg

银饰锻造中。

1 (5).jpg

银饰锻造中。

龙建平表示做苗族银饰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苗族银饰的项圈,因为苗族项圈上面的花纹很有讲究,“五根项圈就有五朵花,七根项圈就有七朵花,七朵花代表的意义特别重大。苗族项圈最中间的那朵花,对苗族人来说就是“母花” ,代表母亲的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代表太阳,下面的花纹分别为秤砣、麦穗、树木之类,表示太阳普照大地,五谷丰登。”

1 (6).jpg

游客选购银饰。

2 (4).jpg

集市上售卖银饰成品。

德榜银饰传统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订单销售,即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银匠成作坊订制银饰;一种是在集市摆摊销售,银匠将自己加工制作的银饰成品带到集市上,在自己的摊位前静候客人选购。因此,逢农历每月一、六即禾库集市开放的日子,集市上随处可见各类银饰品售卖,穿着各式苗服的苗家阿妹、背着背篓的嬢嬢们在这里挑选试戴,选择自己心仪的款式。

2 (1).jpg

精美的银饰。

近年来,银饰非遗传承村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通过举办银饰文化节、银饰制作体验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2 (5).jpg

精美的银饰。

龙建平看好德榜银饰未来的发展前景,他说:“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从以前物质消费慢慢转化为精神消费,买一个东西更多的倾向于这个东西背后的一些故事。”

2 (2).jpg

德邦村银饰。

以银为业,因银而兴。如今的德榜村约有20户100多人专门从事银饰加工生产,以龙吉堂银匠世家为代表的银饰作坊有10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州级银饰技艺传承人”2人,县“级银饰技艺传承人”9人。2011年德榜村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文化艺术之乡”。同时德榜村积极探索出一条“传承馆+基地+个体手工坊+线上线下销售”的苗族银饰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实现整村年银饰加工营收2000多万元,逐步实现宜居宜业乡村振兴目标。

来源:凤凰融媒体中心

作者:欧阳毅 龙雯 实习生 麻秋萍

编辑:龙玉竹

本文链接:https://www.fhxww.cn/content/646843/54/1425737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