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4月7日讯(通讯员 陈黎)“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息,我非常骄傲和自豪,希望尽己所能为家乡发展献绵薄之力。”近日,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杨麟说:“我将努力做好人才政策的宣传员,积极宣传凤凰、推介凤凰,让更多的仁人志士参与到凤凰建设的队伍中来。”
种下希望的“种子”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年来,凤凰县优化“引才端口”,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广揽“八方英才”。依托“智汇潇湘、鸿雁之约”高校学子暑期聚才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暑期支教、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岗位,组织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151名大学生走上实习实训岗位,邀请南昌大学、长江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45名生来凤开展研学活动,鼓励支持在校大学生为凤凰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在凤凰团县委的牵线搭桥下,长沙师范学院组织10余名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跨越千里,来到凤凰县林峰乡黄罗寨村林峰完小开展夏令营活动,活动中开展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兴趣课程,在课堂中激发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用爱浇灌孩子们梦想的种子。期间,长沙师范学院的志愿者团队用墙体彩绘展现青春之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汇聚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凤凰县以深化“院校(县校)合作”为牵引,持续与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省蚕研所、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构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机构共建共享的引才生态圈,柔性引进58名省内外知名科技专家,成立25支科技小分队以“四个一”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猕猴桃、荞麦、蚕桑等县域重点产业。2023年,全县新增特色农业产业3000余亩、“两品一标”6个,获评“猕猴桃产业强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点;廖家桥镇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凤凰红心猕猴桃荣获“2023年度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猕猴桃十大区域品牌”。“凤凰红心猕猴桃”品牌估值20.08亿元;凤凰苦荞荣获“湖湘杂粮”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凤凰苦荞”全产业链条总产值突破2亿元。院县、校县合作成果丰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地方与高校合作,既能满足高校科研转化需要,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工程研究基地的创建上,县校合作成效显著。
湖南农业大学果树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岗位专家王仁才认为:“凤凰县发展猕猴桃产业具有适宜的环境、丰富的地貌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凤凰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形成以生产基地为基础,集研发、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挥猕猴桃科技小院在决策咨询、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注重人才的“回响”
人才招引,引是基础,用是关键,留是目的。对待人才不能只重引得进、不重留得住,人才引进也不能“一引了之”,人才繁荣更不能“昙花一现”。近年来,凤凰县立足民生事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灵活引进各类人才。凤凰县精准施策、靶向引才,实施“刚柔并进”的引才策略,建立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协调统一的引才机制,实施“凤还巢”人才回归工程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千方百计引进人才。
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为此,凤凰县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制度和奖励政策,设立人才专项资金1000万元,发放高学历急需紧缺人才安家费、期满奖励等27.5万元,为专家人才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等关切问题17件,落实人才公寓252套,着力为专家人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保障服务。坚持每年集中开展重点专家人才走访慰问活动,春节前后,10余名县级领导带头上门走访慰问30名重点专家人才,表达重才爱才意愿,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渴求科技输出支撑。
凤凰县委人才办工作人员表示:“凤凰将继续走好深化院(校)县合作这条路子,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瞄准猕猴桃、蚕桑、荞麦、柑橘等主导产业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强与省内高等院校优质资源精准对接,积极争取与全国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全力以赴推动深化院(校)县合作工作向纵深开展,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共赢态势。”
来源:中共凤凰县委组织部
作者:陈黎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