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党建引领烟叶奏响产业振兴最强音

图片34.jpg

凤凰新闻网10月11日讯(通讯员   龙林平)近年来,凤凰县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烟叶生产紧密结合,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使烟叶这项传统老产业重新焕发活力,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奏响了推动乡村振兴新乐章。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发展烟叶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凤凰县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把发展党建引领烟叶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烟叶”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烟叶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有效地引导和支持烟叶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目前烟叶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谈起烟叶产业,两林乡两林村党支部书记龙玉洪信心满满地说:烟叶属于短平快产业,风险小,收益快,是群众稳定增收的好产业。今年该村支部抢抓全县实施乡村振兴“千万”示范工程的政策机遇,引导组织3户富有经验的农户流转村里200亩土地种植烟叶,预计产烟6万斤,产值100余万元,可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就业140余人,给本村不少脱贫户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机会。今后,村支两委将充分利用烟叶产业优势带动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多的稳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实现全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目标。

在山江镇凉灯村,看着一房房准备下炕的“金叶子”,村党支部书记吴求金笑容满面地说: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对比,还是发展烟叶比较靠谱、来的实在。今年该村集体种植烟叶160亩,因生产前期雨水较多,叶片较往年薄一些,烤出干烟有3.5万多斤,预计卖烟收入60多万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解决了本村群众稳定就近务工增收。该村自去年新建6栋油电混合新能源烤房,推行绿色烘烤技术,实现了烟叶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与融合发展,激发了大家借助烟叶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要振兴,人才是支撑‌。人才是推动烟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于烟叶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凤凰县按照“扩小扶中控大”的原则,鼓励发展精耕细作型小户烟农和适度规模职业烟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吸引有经验、懂管理的年青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壮大职业烟农队伍。通过创办烟叶精益生产示范园,举办烟农增收大讲堂、烟农烤师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形式,推广烟叶生产和烘烤新技术,不断增强广大烟农的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提高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烟叶产业的效益和质量。

县烟草专卖局局长李本祥介绍说:该局党组历来重视党管烟叶工作,坚持将支部建在烟田上,通过开展党员示范田,领导示范片,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行一名党员带一片烟农的‘1+N’模式,加强对烟叶规范化、精细化生产和科学化、专业化烘烤的精心指导,贴心服务,确保烟叶丰产增收一户也不能少,推动烟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振兴的目的在于要找到致富路,带动农民增收。近年来,凤凰县通过发展烟叶产业,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在烟叶产业的带动下,烟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村人民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对于烟叶产业发展,县烟叶产业事务中心副主任麻求生如数家珍地说道:烟叶产业种植有群众基础,产前有金融支持,烟苗有合作社保供,技术有公司指导,生产有政策投入,烘烤有专业服务,灾害有保险理赔,销售有合同保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是最适合我县的推动群众稳定增收的好产业。今年全县共发展种烟农户507户,种植烟叶2.3万亩,计划收购烤烟4.7万担,目前收购秩序稳定,收购价格良好,群众普遍满意,预计烟农可实现售烟收入8500万元以上,户均种烟收入超过16万元。发展千担烟叶产业村15个,种烟面积1万余亩,提升了烟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产业村烟叶产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推动了党建与产业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引领下,凤凰的烟叶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凤凰县烟叶产业事务中心

作者:龙林平

编辑:黄文渊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